从电影《刘三姐》开始,人们认识到白族这样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白族人民究竟拥有怎样的特质,这些特质在社会转型、时代变革面前,又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书稿作者对大理石龙村白族村民进行了长达十六年的田野调查,运用参与观察、访谈、对话、主位发声等诸多方式展现这一山区白族村落的传统特质,揭示村民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双重图景,展现一个
敦煌古来为多民族经济文化交融的大都会,敦煌文化是古代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既是他们共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本书是国内外敦煌民族通史,也是部全面系统论述敦煌民族历史文化的学术专著,从某一角度说具有裨补阙漏的意义;以语言学、考古学与历史学相结合进行综合研究,以深入研究敦煌民族历史文化的本质,进而深入探讨不同民
全书共十一章,第一章彝族概况,第二章彝语地名,第三章政治经济,第四章彝风彝俗,第五章文化艺术,第六章毕摩文化,第七章民族教育,第八章文物古迹,第九章峥嵘岁月,第十章彝乡新貌,第十一章人物名录,大事记。书稿对宣威彝族的历史、文化、经济、教育、民俗、历史人物等做了全面、系统的记述,同时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宣威彝族人
这是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次重要实践。这批历史文献是中华文化认同和民族团结史的实物见证,其中积淀着西南各族人民最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于恢复和增强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优秀文化继承发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是一宗亟待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的珍贵文化遗产。
蒙古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无数珍贵文献,这些文献包含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语言、文学、历史、地理、天文、医学等内容,它不仅是蒙古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中华灿烂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搜集整理这些文献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料,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着重要意义。受历史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很多蒙古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在清代分别被编入布特哈八旗和驻防八旗,既捕貂纳贡,又驻守城镇要地、坐卡巡边和出征参战,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存世至今的清代中央国家机构和东北各级官署公文档案中,不乏记录达斡尔族历史活动的原始文件,具有极其珍贵的学术研究价值。本项目收录档案
本书选取客家文化中典型性的内容,本书从多角度反映了具有客家人特色的文化现象,涉及客家历史、客家节庆文化、客家饮食文化、客家礼俗、客家民居、客家宗教信仰等内容,基本涵盖了客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贵州国家级珍贵民族古籍译注丛书”为国家“十三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规划项目,是对2008年以来,列入国家级珍贵古籍名录的水书、彝文文献、布依族古文献等200多部民族文献进行整理,选取其中内容比较独特的卷本进行影印、翻译、注释,分期分辑推出的丛书。《水书·壬辰卷》是水书吉祥条目的总揽,是水书的基础读本。译卷分为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