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当代文学创作史实述要(2000-2017)》的编撰就是试图呈现“新世纪上海文学”十几年来的整体状况和发展情况的努力。该书分为“纸质文学”和“网络文学”两部分,分别通过编年史的形式从“文艺思想与文学评论”、“文学创作”、“文学活动与事件”和“文学期刊”“网络文学平台”这四个方面呈现出2000年至2017年的上海文学
一、该书名为《上海当代文学创作史实述要》,其目的是通过对上海当代文学创作史料(不包括文学批评)的梳理,呈现上海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该书按时间顺序共分三卷。卷一为1949年10月前后到1976年10月前后(新中国成立前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卷二为1976年10月到1999年12月(整个“新时期”至九十年代结束)
本书由湖南省作家协会与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共同编撰,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组织高校、研究机构、文联、作协的文学评论家撰写。本书以“新时代湖南文学发展研究”为主题,分析了2018年湖南文学的发展形势,以及湖南与中国文学发展的关系和状况。通过对湖南作家、批评家、文化专家的成果的总结、分析与评价,在历史性和现实性双重观照之
“邺下风流”与“竹林风度”,既体现在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的人生履历上,又体现在他们的文学书写之中。人们对建安时期“五言腾踊”的原因多有探寻,对正始诗赋的特点也多有探索。本书即是对这两个文学群体的历史描述,并追问建安、正始文学兴盛的原因和动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历史新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为影响中国20世纪文坛的一种文学思潮和审美理想,古典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经历了敞开至沉寂的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说,古典主义为现代中国文学对中西古典传统文化的秉承与宣扬的建构,提供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导向性镜鉴视角与崭新的文学透视内力。本书既对古典主义早期被引介至中国文坛的契机进行考察,又综观了古典主义在中国经受褒贬毁誉的
作者超越了“西方/中国”框架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派”,对这一流派论争的背景、形态和过程进行分析,提出所谓中国“现代派”是在以1980年代的“西方现代派”知识为理想参照,并与“现实主义”抗辩中生成的一种带有文学体制色彩的文学观念。在结构方面,本书从“西方现
《网店推广实训》是网店运营推广1+X证书制度系列教材之一,针对《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设计内容,同时配套开发了理论教材《网店推广》。 《网店推广实训》分为SEO优化、SEM推广、信息流推广三大工作领域的实训任务,共包含12个大任务,近70个子任务。每个工作任务遵循“任务目标-任务背景-任务分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文艺运动与理论批评研究、作家创作与作品研究、学术综论与研究述评、史料整理与报刊研究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陕甘宁文艺“人民性”的继承和彰显;陕甘宁文艺文献的理理、研究及其意义等。
姚韫、阎丽杰合著的《地域文化视域下的东北流亡文学》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研究卷中的一部。《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册。《地域文化视域下的东北流亡文学》共分为十一章,包括《亡国之痛与生死场的书写
《中国古代文学史(套装上中下册第2版)》以文学体裁、文学风格和重要作家作品为纲目,系统论述了中国自先秦至近代的文学发展历程。每编均辟专章阐述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整体风貌,注重文学与同时代思想文化观念的互动,引导读者以开阔的视野审视文学的发展与赠变,理解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在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史(套装上中下册第2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