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各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全书按绪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系统、风湿系统、神经系统、精神疾病等内容编写,较系统地阐述了临床常见内科疾病,包括基本概念、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预防
1.本监测报告介绍中国慢阻肺监测的设计、抽样、调查方法和内容以及数据分析指标和方法等;重点分析我国40岁及以上不同特征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率、肺功能检查率、慢阻肺患者的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诊断水平以及慢阻肺患病知晓率等重要指标,为评估国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状况和效果的提供重要科学依据。2.本监测
本书内容涵盖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科学的心脏管理、识别危机的预警信号、明确疾病的检测指标、了解治疗的核心要点等五方面。针对心血管领域的健康推荐,引用最新参考文献,配合分析这些推荐背后的科学依据。再结合生动有趣的事例、轻松活泼的插图,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把深奥的心血管知识讲透彻、讲明白。该书科学性较强,为大众普及健康知识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将2005年以来每年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改版为《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内容方面增加了心血管健康行为、康复、心血管基础研究等。倡导心血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提高居民的心血管病风险意识,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注重不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不足等上游危险因素控制,从源
本书由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编,属丛书系列,内容主要来自该科公众号泌语协行。全书介绍内分泌代谢疾病科普内容,涉及激素、甲状腺、垂体、肾上腺、糖和嘌呤代谢、性腺、骨骼和甲状旁腺、肌肉和脂肪等。全书以问答的形式,多数为读者关心的话题,文字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并配有多幅示意图,便于读者理解。文章不乏科学性和知识性,带读者了解
高血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首位。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初,我国对南北不同地区的10余个人群进行心血管
本书不仅系统介绍了内科各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还通过真实、典型的临床病例,引导读者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病例分析从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到诊疗过程进行全面地阐述,揭示了病例背后的诊断思路和治疗策略。本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语言通俗易懂,不仅适合作为内科医师、医学生及进修医师临床学习和实践的参考书籍,还可
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淀粉样变性,系统阐述了其多系统临床表现,重点剖析了心脏淀粉样变性的诊断流程与影像学评估技术,深入探讨了质谱蛋白质组学分型、遗传学机制及创新疗法。第二部分为法布雷病,全面解析了其神经、心脏、肾脏等多器官损害特征,详细描述了酶学检测与基因诊断策略,评述了酶替代治疗与分子伴侣疗法的最新进展。第三部
本书为“炎症性肠病”系列丛书中的病理部分,着重介绍炎症性肠病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由国内专注炎症性肠病的经验丰富的病理专家及临床专家共同编著。本书共7章,前面3章简要介绍了病理医师应该了解的炎症性肠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以便病理医师对这一组疾病有基本的认识,能够与临床医师进行有效沟通。第4章介绍了肠道炎症性
我国老年失能问题较为严重,如何预防失能成为关键课题。本书在调研了社区老年失能的可控危险因素以及降低失能风险的保护因素后,访谈分析了老年失能的动态发生轨迹,考察失能预防的重点人群、介入时点、防控力量等。然后调查社区老年失能预防现状,并结合社区老年人对失能预防的认识、态度、需求和意愿,依据三级预防框架初步构建老年失能预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