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朝遗民不同,清遗民面临着道德和价值之源的干涸,经历着从“遗民”到“弃民”的角色转变,他们由此成为国家“脱节的部分”。但士人身份决定了他们对社会变迁尤其是政治变迁极为敏感,后者深刻影响他们的活动、角色与命运。文学书写既反映了他们的情感、体察与因应,也依稀显示了裹挟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混沌力量。
本书从巴金的作品出发,结合他的人生故事,讲述今天我们如何读巴金、如何走近他的人生。巴金从踏上文坛开始,就是一位“总是说真话”的人,跨越了两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国历史百年的沧桑,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他的人生经历了许多危险与痛苦,但从未失去信仰,从未丧失对真善美的追求。可以说,巴金是一个始终都在思索,始
徐志摩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现代诗人之一。本书从徐志摩的作品出发,结合他传奇的一生,讲述他的创作与人生故事。徐志摩一生热烈地追求“爱”“自由”与“美”,热爱大自然,大海星辰、白云流泉、空谷幽兰、落叶秋声都在他的笔下流泻出最美的诗篇。读者不仅读到他的作品、他对生活的热爱,还能体味其飞动飘逸、复杂立体的哲思,同时为我们打开一面感
本书围绕莫言的作品和他的人生,讲述作品与作家背后的故事。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来自山东农村的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造就了一个似真似幻、极具魅力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他幽默地讲述土地与人的故事,把一个被人遗忘的民间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他的写作既有历史的回顾,又有现实的
本书稿由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知名学者张光芒教授主编,共收录了约二三十篇有关现当代文学批评理论方面的学术论文。按照作者的研究主题,全书大致可分“现代论坛”“文学史透视”“文学现场”“中外比较”“台港海外形声”“学术讲演录”“学术动态”等七个板块,反映了近期现代文学研究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一些重要的学术信
本书是文学评论专著,为《新时代文学批评丛书》之一,丛书遴选国内评论界非常知名、非常活跃的10位资深评论家、11位新锐评论家,将他们新时代以来所作研究成果精选结集,强调现场感和当下性。他们以各自不同的一套批评笔墨,或深刻精警,或犀利独特,或严谨扎实,或自由放达,从不同的视角或层面来切入新时代的文学创作,表达诉说着他们作为
本书以重要作家的作品为主体,对经典作家、作品进行新的思考,着眼于社会历史文化与中国现代小说之间的理论建构,从文艺现象、文学传统与经典作家三个方面为重要支柱,来研究20世纪的中国文学。既有立足社会批评的宏观分析,也有侧重文本、作家心理的细腻品读。特别对当下的文艺现象、作家作品,语言流变有力甚多,其中包括鲁迅、郭沫若、茅盾
《汉语言文学研究的多维视角探索》是关于汉语言文学研究的专著,主要由汉语相关概述、汉语言文学理论多维探索、中国现代文学表现形式、汉语言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汉语言文学的审美、汉语言文学的文化传播、汉语言文学教学与教师能力发展几部分组成。本书从汉语理论、文学理论、文学作品、审美艺术、文化传播教育教学等多个角度出发,从理论到实
本书首先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系统、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思想的融合、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文学的主体意识进行论述,进而解析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观念;其次基于松柏、灵芝、蔷薇、桃花四点着重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意象与题材;接着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的不同价值体现;鉴于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形式,因此,书中将其审
明吴讷所辑《文章辨体》五十卷外集五卷,明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刻本,既是一部著名的诗文总集,也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文章辨体学著作,采辑先秦至明代诗文约二千五百篇,按照文体分类编录,每种文体前撰有序说简要介绍其特征,后附此种文体的代表作品。其序说简要精炼,偶有妙言,对现今的文学爱好者与研究者有一定参考作用。为便于读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