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经》是胎藏界密法的集大成者之作,其内容兼收中观、瑜伽二派的思想,又较多地叙述了当时及此前印度其他各宗教和哲学流派的观点,其重要地位和价值不言而喻。
本书作者自设宾主,以问者和牟子各为一方,采用对话问答的形式展开论说,在一问一答之间阐述了佛教的义理,问者提出的问题代表了当时一般人对佛教的困惑,牟子的答辩则代表了信徒对佛教的理解。
《极简藏传佛教史》根据王辅仁先生的授课讲稿整理而成,先生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勾勒了藏传佛教历史发展的清晰轮廓,并对藏传佛教的教理、教义、师承源流以及学程、仪轨等也作了简要的介绍,是读者了解藏传佛教文化的一把入门钥匙。
《新唯识论》为熊十力最主要的哲学著作,标志着熊十力哲学思想体系的完全成熟。在书中,作者继承并改造了佛教中的唯识宗,接受了唯识宗的“万法唯识”思想,认为“识”或“本心”乃宇宙之本体、万化之根源。同时,在对唯识宗的阿赖耶识和种子说的层层破斥的基础上,又建立了自己“体用不二”的本体论,并由此出发建构了独具创意的“翕辟成变”的
《汉化佛教与佛寺》可谓当代文史专家白化文描绘的到目前为止最好的“寺庙导游图”。白化文,1930年生,北京市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专科目录、敦煌学、佛教等。本书着眼于佛寺的建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佛教的起源、传播、汉化,是一册有关佛教和寺庙的入门读物。白化文,1930年生,北京市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北京大学信
《硕揆禅师语录》由光泉法师主编,存德校辑整理。以《嘉兴藏》本为底本,在内容上将杨拥建和钱陆灿为《硕揆禅师语录》所撰的“序文”二篇置于首,从其他各种清代及民国文献中辑出“法语”“书札”“借巢诗”,另有“史传”“书札”“杂录”等,书后并附〈硕揆禅师年谱简要〉,明晰生平事略,以方便学人参考。
本书是第二届翠峰华严论坛文集,撰写多篇研究华严宗及《华严经》的论文,内容涉及一些当今深谙华严学的学者就历史上学教两界的著名人物,如法藏、月霞法师、太虚法师、杨仁山、吕澄、赵朴初等人有关华严思想研究的分析,以及学者就某一个专题展开论述,阐明观点,以此推动华严教学、繁荣华严文化,取得了一定成果。
宝性论注释(藏文)
《指月录》是谈禅之书,禅宗的主要理论,在书中都有所体现。特别是那些著名的公案,以活泼生动的形式,向人们昭示着生活的真理。它的形式虽然是陈旧的,但禅的精神却是生生不息的。它告诉人们怎样才能活得透彻明白,自由快乐。
《金刚顶经》是金刚界的本经,密宗所依三部根本经典之一,也是密宗仪轨的主要依据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