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旅大数据发展报告》通过对我国文旅大数据行业发展、应用领域、体系构建、发展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用数据解读我国文旅大数据的发展情况。报告内容包括:文旅大数据与5G、VR、人工智能等智慧化技术融合发展情况,各省市大数据管理局的设立与职责,新基建背景下大数据安全体系建设,文旅大数据背景下全域旅游规划新思路,大数据在
本书为河南蓝皮书系列之一,由河南省社科院组织编写,本书主要介绍河南省文化产业2023年发展情况。2023年,河南省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建设为引领,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文旅文创融合不断涌现新业态,洛阳秉持“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
书稿共收录16篇论文,分爲三大板块:一、金文与殷商史,主要研究金文中的用字、体例与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二、青铜器及相关考古学研究,涉及青铜器铸造技术、铜器群的形成等问题;三、学术史及海外青铜器研究。该书涉及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方方面面,既有针对传统热点的深入解读,也有针对新材料而进行的新研究,可以让读者了解到青铜器与古文字
吴嘉纪(1618—1684)是明末清初遗民诗人,其诗幽澹似陶潜,沉痛似杜甫,孤峭严冷似孟郊、贾岛,清人卓尔堪称其为“海内大家”。本书以清道光间泰州夏氏刻本为底本,会校诸本,并据周亮工赖古堂刻《陋轩诗》等增补九十二首,逐篇校勘、笺释,尽量考订写作年月。书末附录《吴嘉纪手札序赞辑佚》《陋轩诗序跋题记》《吴嘉纪事迹辑存》《诸
2015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立了两国间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这一机制同两国的政治安全对话、经贸合作对话共同构成了统筹和推动中印尼关系发展的重要支柱。2021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合作从政治、经济、人文“三驾马车”升级为政治、经济、人文和海上合作“四轮驱动”,两国合作的范畴与深度都有重要提升。本报告主要研究2021~2
本书为论文集,收录外国语言文学论文15篇,以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为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设五个栏目,分别从中华典籍海外译介与传播、科幻文学的跨文化传播与比较、各国文学跨学科研究、语言研究的跨学科融合、国别与区域研究的角度展开论述。其中,典籍翻译的译介侧重研究译者惯习和策略对翻译效果的影响,中国科幻文学的海外传播及中外比较特别
本书系杨震方先生发表于各种报纸、刊物的学术性文章之合集。杨震方先生书学“二王”,尤擅行、隶二体,有较高的书法造诣,加之长期从事古籍文献工作,识见广博。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以书法碑帖为主题,涉及书法家、书法史研究,尤其是对价值较高的碑帖做了详尽而有趣的介绍。下编以古籍文献为主题,涉及古籍版本、藏书家、古籍出版史等,不仅介
本书是作者历经亲身访书,对463部稀见明别集进行考述,撰写提要。这些明别集皆为稀见版本,绝大部分为大陆、海外所未见,或者所藏版本更早、更全。每个条目包括作者小传、别集的题名、卷数、版本、藏地、册数、板式、行款、序跋、钤印、内容篇目、价值评述等,揭示版本流变,考察成书经过,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为明代文学研究、地域文学研究
《群书治要》爲唐贞观间魏征等奉敕编纂,其宗旨爲博采群书、爲唐太宗提供历代修身治国经验。该书凡五十卷,现存四十七卷,节録了大量唐前经、史、子三部文献。《群书治要》兼具唐代丛书和类书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保存佚籍。如子部书有先秦的《尸子》《申子》,魏晋时期蒋济《蒋子》、傅玄《傅子》等;所録《汉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