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六辑。第一辑为赋卷,侧重于对居住地的深情回望、展现火炬区发展新貌的入微描画;第二辑为散文诗卷,侧重于对往昔的怀念、对当下的希冀;第三辑为散文卷,侧重于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的感叹与珍惜;第四辑为诗歌卷,侧重于对未来的畅想、对美好的体悟。第五辑为纪实卷,侧重于对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的回顾;第六辑为小说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鲁迅所作回忆性散文10篇,及1篇小引、1篇后记。首版于1928年。篇目包括: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野草》收录鲁迅所作散文诗23篇,及1篇题辞。首版于19
本书选编松江现代名人施蛰存、赵家璧、朱雯、罗洪四人的文章,包括小说21篇,记人纪事纪行序书之作30余篇,凡54篇,均为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作品。 这四位名人,都不满20岁时即由文学创作起步,迅速成为知名的作家或编辑。他们年纪相仿,关系甚笃,朱雯、罗洪更是伉俪情深,在二三十年代走出松江古城,历经一样的时局动荡、战火
本书收录雷平阳、残雪、哲贵、王威廉、徐兴正、渡澜等作家原创作品,以及翻译家高兴所译的罗马尼亚作家贝德罗斯·霍拉桑捷安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非虚构作品等类别。作家原创作品在传统文化、乡村自然写作等题材下,以南方观念为表达和主要呈现特点,如哲贵的《祭祀》、徐兴正的《茶山系列·布朗山》等。
本书是鲍思陶先生遗稿,共分为三类内容:第一类为学术研究,也是本书的主体内容。这一类书稿,除《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论》之外,多由教学讲义整理而成。第二类为古籍整理,以五种《酒经》为主体。第三类为学术类、文学类等文章,多已发表。本书基本代表了鲍思陶的学术思想及成果,尤其是学术研究,涵盖了古代语言学、文献学、天文学以及诗学等领域
《太史升庵全集》简称《升庵全集》,为明杨慎(1488—1559)撰,共计八十一卷。凡赋一卷,序、记等四卷,书一卷,碑铭、墓志铭、祭文等三卷,题跋一卷,赞、传等一卷,诗二十五卷,词三卷,六言诗一卷,杂著四十一卷,均为考订之文。另有目录一卷,卷首有二序、升庵先生年谱。书末有郑旻、蔡汝贤二跋。《四库总目》云:“慎以博洽冠一时
《爱的断章》是财经类专家型作者石春茂的一本诗文集,分为“青春的花翅”和“乡思的绵长”两辑,是作者对亲情、爱情等人间之爱的颂咏和感怀。作者自述“白天归顺于现实,夜晚臣服于灵魂。游走于经世之学,徜徉于心灵之境,既要让我们青春的歌声里,永远充满着高远的追求与向往,又要让我们心灵的圣地,永远是爱居住和成长的地方”。“青春的花翅
崂山,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推崇,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该书即为名家作品集。书中名家们独具慧眼,独运匠心,以他们炉火纯青的文字艺术,再现了崂山悠久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蕴藏、厚生的民风民俗、古朴的生活方式。他们眼中、笔下的风光,饱含了非同一般的气韵与性情,这些精妙优美的文学佳构反过来丰富了青岛与崂山的文化积淀,不仅为广大读者带
本书以互文和断代史的方法研究鲁迅特定年代的五种著作、译文、日记、书信和编辑方法,力图从中发现鲁迅心声的草蛇灰线,特别是鲁迅心声的主体困境和突围这三部分;从观点和价值方面来说,我相信,鲁迅心声研究不仅能够打通鲁迅研究的多个侧面,为“两个鲁迅”“多维鲁迅”等说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还能更新鲁迅文学的经典性诠释,为现实服务,比
本书内容包括:亚运让西湖锦上添花、杭州亚运,有你也有我、和亚运会有关的记忆、两个十年、杭州亚运与宋韵文化并蒂莲花般绽放、我的亚运我的城、延续冬奥的荣耀、潮涌春天,畅想亚运、西湖区的亚运元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