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形也。”军事理论家和实践家运用“形”这一概念,指的是有形的物质,即客观存在的各种物质力量和物质条件。“势”这一概念,古代兵家用来指战争中的态势。具体地说,“势”是对“形”的运用,就是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实施作战的指挥,从而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实际作战能力。
“战备”亦称备战,即战争的准备,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准备。言兵者无不言战备,它是军政大计的根本,是历代兵家行军作战前首先要做的事情。历代兵家一致认为,无论进行何种形式、规模的战争,都要认真地做好战备,不备不战。
古代兵家所论述的“水火”,特指丽种战法:水战和火战。就水战而言,卓越的军事家总是利用江、河、湖、海、池、沼、泽、汊等有利的自然条件,或攻或守,巧用水势。就火战而言,有才能的将帅常常凭依地形,借用风势,依据敌情,进行火攻。初始,使用干柴枯枝,随着科学的发展,则辅之以硫磺硝石,后来则出现了“火箭”、火炮,火战之法又有了新的
军争的思想最早南孙武提出,《孙子兵法》中专有一篇讲军争。两军交战,首先争的是先机,争到了先机,就会使自己的军队处于有利的地位,从而实现有利于自己的形势。在战斗的过程中,争的是士气军心,争的是天时地利,争的是韬略、战机等等。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解》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解》集“韬略”、“诡道”之大成,素有兵法、谋略奇书之称,是古代兵家行军作战的决胜宝典。它曾使中国历史多次被改写,并以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世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使无数政
《战争论》是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全书分为八篇,作者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 实际上,《战争论》是一部未完成
全书分七部分,呈正题、反题、合题三段式结构。第一章直切正题,以“中国海权”概念为全书论述展开的起点;第二至六章从历史纵坐标和现实横坐标论述中国海权的定位,从中可看出海权之于中国发展的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七章回扣“中国海权”正题,提出21世纪上半叶中国海洋安全战略构想。附录内容分为讲座、访谈、时平、战略四方面。全书以附录文
《群目标跟踪》系统地介绍了多年来国内外目标跟踪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作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全书由7章组成,主要内容包括:目标跟踪发展概况、典型跟踪系统、群目标产生背景、群目标跟踪思想形成过程、群目标概念与内涵、群目标跟踪原理及应用前景;目标跟踪的基本概念、卡尔曼滤波、目标运动模型与目标跟踪算法等基础知识;群目标形成的分
全书分为11章,按照“基础一理论一方法一应用”的体系编写,内容涉及作战仿真可信性中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内容。第1章为绪论;第2章讲述作战仿真的一般过程,分析了各环节中影响作战仿真可信性的因素;第3章论述了建模与仿真的相似理论,重点阐述了相似的传递性和叠加性,提供了一种分阶段、多侧面保证作战仿真过程和结果与原型系统相似,
作战并行仿真可以支持更大的仿真规模,提高仿真速度,以支撑作战训练、作战方案论证、装备体系论证中的仿真研究。杨学会、黄俊卿、谭亚新等编著的《作战并行仿真》介绍了作战并行仿真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基础,内容包括:作战并行仿真的基础理论、作战并行仿真支撑环境、作战并行仿真实现的方法和技术(仿真任务分割、仿真任务分配、仿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