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在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召开的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合会工作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学术委员会,加大推进中国地方学学科建设的力度,并从2018年开始,组织编辑出版《地方学研究》辑刊,每年出版两辑,作为联席会的系列出版物,汇集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成果,打造“中国地方学”特色品牌。 本辑从地方
本套书是一部完整记录、深入剖析我省甘孜阿坝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籍,涵盖了甘孜阿坝地区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标是传承文化,将民族的情感、智慧、价值观、凝聚力、包容力延续下来。本套书的出版将增进读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与认识,为普及、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
本书由“‘福’文化的内涵诠释”着眼,深入挖掘福建“福”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其中蕴含的深刻要义,并将“福”文化在福建各地展现出的丰富样态与文化内涵联系在一起,揭示其主要特征,为福建“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思路。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鲜明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今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
本书稿是按照中国非遗保护名录十大类即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民俗等项目标准要求把西吉县对应代表性项目归类入编。西吉有11个项目入选市级非遗名录,有7个项目入选自治区级非遗名录,有1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以国家级、自治区级、市、县级顺序把代表性项
本书是在2022年《世界科幻动态》内刊基础上形成的年度合集。《世界科幻动态》内刊创刊于2021年,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主编,是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促进科幻国际交流的重要举措之一,主要分为各国巡礼、行业洞察、人物专访、期刊扫描、作品述评等栏目。本书作为年度期刊合集出版,聚焦2022年世界科幻态势,研判全球科幻行业发展趋势,为中
本书从寻美、聆听、赏味三个层面,以双手触碰的视野串起萧山人的视、听、味,探索流淌在感官里的民趣,让富含萧山文化与精神的非遗萤火在感官的记忆里重生。
本书共收集论文25篇,内容涉及民族学与人类学、区域文化、文化遗产、历史文博、文化旅游、新媒体文化传播、协同创新机制,共7个主题。
山东济宁是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新时代十年来,济宁市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以“春江水暖鸭先知”“向阳枝头花先发”的主体意识,自我加压、敢为人先,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两个结合”,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本书收录40余篇文稿,集中反映了十年来济宁文化推进“两创”的鲜活
本书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宣部共同编撰。本年鉴收录了2022年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统计数据,以及2008-2022年全国主要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本年鉴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第二部分为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第三部分为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