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长江通过其干流和众多支流将东西南北的资源、文化融通在一起,同时吸收外来文明元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近一千年里,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完成东移南迁,长江已成为中国的核心河。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西南大学教授蓝勇,生于长江,长于长江,又研
《黎川逸事》是一部发掘、介绍、推广黎川古代历史文化的文史类图书。全书共45篇18万字,以黎川传统民俗、文化世家、传统村落、历代名贤为主要内容,时间跨度从宋代到晚清。作者通过大量挖掘地方志书和家族家谱、文人撰述、学者论述,广搜黎川古代名贤生活、治学、从政的逸事,从中提取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积极社会意义的素材撰写成文。书中既有
《解放广西》,由广西革命纪念馆编纂,共20万字。内容包括武装斗争准备、武装起义风暴、开展游击战争、广西战役、城市斗争、建立新广西,并附录了解放广西有关的历史文献、广西解放大事记、各县市解放时间一览表等。全书以广西军民在解放广西中的突出贡献为主线,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广西党组织按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批示精神,在农村广泛发动游
首都图书馆主办的“乡土课堂”是由首都图书馆、北京史研究会、北京市社科联的鼎力合作举办的。经过二十年的成长,“乡土课堂”已成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平台,是国内最具影响力、最具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品牌。在“乡土课堂”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出版《首图乡土课堂20周年讲座文集》,能够惠及更多市民,进一步弘扬北京乡土文化。“乡土课堂”
本书是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文化遗产资源基础研究”项目的年度报告。本项目的主旨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整合与创造性转化。多年来,就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文化遗产资源,各政府部门和地方民间组织做了一些工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空白点。本项目联合北京市文物局及下属单位、相关各区文旅
该书作为“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的一部分,是丝路文化起点考察与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行动走进福建省的成果。汇集了福建省内外研究民间文化的专家学者对散布于八闽大地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项目的考察调研报告、心得及论文。这些不同视域的文章不仅对福建省民间文化家底进行摸底,而且体现了当下如何进一步找寻民间文化未来的生
该书涵盖12篇文章,图文并茂地以独立论文的形式表现。主要包括“关庙山遗址大溪文化彩陶纹样研究”“大足石刻《猫鼠图》寓意考”“再论黑釉瓷窑在重庆南岸涂山的兴衰”“因兴而战:全面抗战时期重庆土布业的复兴”“重庆丰都出土汉代镶嵌金银饰铁剑的保护研究”“论迭代发展的博物馆文化传播渠道与全媒体传播趋势”等内容。涵涉考古学研究、文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古墓名冢,包括帝王皇后陵墓、将相侯爵墓、明藩王十三陵、家族墓、辛亥革命元老墓、千古名人墓、近现代名人墓。第二部分:佛寺道观,包括佛教祖庭、道教宫观、樊川八寺。第三部分:长安山水,主要包括长安的川、长安的原、长安的山、长安的水。第四部分:长安风遗,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典故传说、红色记忆。第五部
本书设有时代追踪、沧桑岁月、寻梦荆楚、人物春秋四个栏目,收录了《关广富考察清江与水布垭水电站选址》《武昌农讲所学生军驰援麻城剿匪始末》《<拜会连战先生侧记>之侧记》《有血当同劳动洒——青年杨杏佛在武汉》等文章。
2022年,武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以“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为主题推出方志讲堂系列讲座,同步启动《方志讲堂集萃(第四辑)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书籍编纂工作。讲座邀请各界专家学者,深入挖掘新时代英雄城市历史、阐释新时代英雄城市内涵、记录新时代英雄城市实践、弘扬新时代英雄城市精神。本书作为讲稿集萃,整理讲课文稿,保留专家学者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