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距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还相距甚远。就中国高校产权制度改革问题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和纵向内部深入剖析,并提出创新性对策建议,对中国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意义重大,也必将使中国高
本书阐释了高等院校转型与章程变革的本质和理论基础,提出了高等院校转型实践中章程变革的思路与策略;从高校转型与章程制定的制度政策、案例转型高校的章程变革两个方面分析我国高等院校转型实践中章程变革探索的现状、经验与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介绍西方欧美发达国家高等院校转型概况并分析其转型实践中的章程变革,吸收借鉴国外高校转型实践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科技类大学生作为科技创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价值观状况更是关乎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的实现。为准确把握科技类大学生价值观状况,深入探寻科技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我们承担的中国科协研
《思想道德修养》(第3版)是在2009年修订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编写,依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文件精神。融想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与一体,通过大量案例及阅读材料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接受,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及大专院校。
从1919年初到1920年底,全国各地赴法国勤工俭学的青年有1600多人,有一些又去了英国、德国、比利时和俄国等地。这其中有许多是早期共产主义者,如周恩来、邓小平、赵世炎、蔡和森、李立三、陈毅、聂荣臻、李维汉、蔡畅、李富春、王若飞、向警予等等。本书对这些满怀改造中国理想的青年在当地的工作和生活,进行了多角度介绍,生动地
《创新创业学》面向在校大学生和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社会学习者,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创新思维训练创业知识解析创业案例分享的知识体系。《创新创业学》介绍了创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解析了创业的要素、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创业环境分析与项目寻找、商业模式设计、创业团队组建、创业计划书写作、创业企业融资、创
本书以来华留学政策执行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当下我国来华留学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路径。本书主要基于公共政策学和教育政策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当前来华留学政策所内隐的价值和政策文本存在的缺陷,深入调查来华留学政策实施的实际情况,研究对来华留学政策实施能够产生影响的各方面因素,研究与建构来华留学政策执行模型,在借鉴美国、
《教学项目场域中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从项目制的视角探讨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实践逻辑。作者把基于教学项目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置于社会实践理论框架,呈现了教学项目对教师教学发展作用的限度大于成效的现状。《教学项目场域中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作者从教师申报教学项目是外在、弱势的资本驱动下的行为,在弱势惯习与强势工具理性主
这本专著,虽带有大学教师评价的效能项目结题报告色彩,实际上是本团队持续14年(2004-2018)学术职业一大学教师研究的总结。从结构来看,该书分绪论、四个部分、结论。绪论,交代了该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中的重点,报告了自项目获批到结题乃至结题后两年的持续研究过程,简要综述了全书的主要内容。希望读者能够从本章中收获
读大学为了什么?大家的答案都是:为了拥有一份好工作。但怎样才可以有一份好工作?也许多数大学生会说,学好、学精一门专业。可来自企业的HR会说:要有好的专业成绩、适当的社会实践、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经过金融海啸后,全球经济开始逐步回暖,企业用人也开始有所增加,但我们的毕业生又为何面试成功率还是不高呢?很简单,直到毕业,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