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根据《专利合作条约实施细则》《专利合作条约行政规程》《PCT受理局指南》《PCT国际检索和初步审查指南》等PCT相关规范文件的最新修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2023》的最新修改,对2021年版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再版。本书内容涵盖PCT申请国际阶段审查全过程,可为
本书揭示了美国工业崛起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作者多伦·S.本-阿塔尔教授探讨了早期美国窃取欧洲机械和科学创新及推动本土工业化的过程,揭示了美国建国初期在知识产权问题上的矛盾:一方面大肆盗取他国技术,另一方面却在国内建立了严格的专利保护制度。作者通过翔实的历史叙述,反思了现代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激励的关系。
本书提出以新兴权利理论作为阐释基因权利保护的法理基础和规制进路,促进了理论法学与部门法学必要的交流与互动。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相关概念、发展现状及域外经验的研究,为后续法律规制框架的研究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法理基础,明确了基因权利应采取区别于传统的权利保护模式的规制路径。对人类基因编辑的立法规制研究,对于避免基因编辑科技被滥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中国法治国情相结合,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进而实现法治自身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的双重目标。“中国化”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确认。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立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
主要研究武陵山区现存民间习惯法与国家法在现实中的矛盾冲突及调适融通对策。通过历史梳理、社会调查、田野观察、规范分析,发现民间习惯法作为一种“活法”,现在仍然广泛存在于武陵山区民间,其中在婚姻家庭、继承、丧葬、物权、民事交往、社会治安与民间纠纷解决等领域
《网络法律评论(第26卷)》由专题特稿、智能社会治理、知识产权、数据治理、会议综述5个部分共14篇文章组成。各文既有关于域外著作权判例法和信息时代国家规制的专题研究,也有针对人工智能参与社会治理、中国商标混淆可能性判定、“通知—下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讨论,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网络法律领域近期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本书可为
与以往采用翻译加注释或仅采用解读的撰写方式来呈现国别法研究成果不同,本丛书则首次尝试采用翻译、注释加导读的撰写方式来呈现国别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成果。因为这种撰写方式既可以避免前者只提供法律译文、不做解读的不足,也可避免后者只做解读、不提供法律译文的缺憾。通过两者的结合,使读
本书揭示了调解过程就是利益置换过程的本质特征,证明调解是纠纷背景下通过置换利益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的最佳方式。当事人利益置换理论,阐明了调解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奠定了调解科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利益置换,修复当事人之间关系,增进内心、人际及群际的和谐。此外,还分析了和谐价值的法律布局、个案引导、个人追求,揭示了调解方式、调解科
本教材编写体例融合了民事诉讼实务“教、学、做”的“工学结合”情境,按照工作进程设置项目、单元内容,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对应学习内容来设计教学过程,全面培养和训练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岗位能力。教材内容分为十一个学习单元,各学习单元根据“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培养要求,通过典型案例,导入该单元“应知”的“相关知识”和“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基本法规(2025年版)》汇编了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发布的所有现行有效的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并对其重要修订之处进行了注释说明。本书汇编的法规文件分为货物和劳务税、所得税、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