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者的初心》是日本禅师铃木俊隆坐禅时的演讲辑录,由其弟子整理成书,阐述了禅修正确的练习正确的态度与正确的理解,旨在引导读者通过禅修认识自我、体悟原初本性、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铃木俊隆从坐禅时的正确姿势、呼吸时的心念专注、打坐时的心绪波动等日常生活情境切入,延展到事物本真、存在本质、原初本性、无上禅境等的微妙感知,
本教材编写旨在阐释现代药剂学的理论和技术,全书共18章,分别为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药剂学基础知识、第三章液体制剂、第四章灭菌与灭菌制剂、第五章固体制剂、第六章半固体制剂、第七章经皮给药制剂、第八章鼻腔给药制剂、第九章肺部吸入制剂、第十章直肠给药制剂、第十一章阴道给药制剂、第十二章缓释控释制剂、第十三章靶向制剂、第十四章现
本书是日本东洋史界中国佛教史研究的名作。全书由前编宋代佛教社会史研究和后编敦煌佛教教团研究两大部分构成。前编是本书重心所在,聚焦于两宋政府以度牒官卖制度为核心的佛教管理政策之变迁,深入考察了这些政策在国家财政、宗教管理、佛教教团乃至地域社会、秘密宗教等诸多层面造成的长远影响,揭示出宋代佛教在中国宗教史和社会史上的独特地
本书将唐五代敦煌佛寺教育置于佛寺教育大背景下进行考察,通过对敦煌史料细致的挖掘、整理和探讨,结合相关传世文献的记载,从历史背景、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教材体系、师资状况、学生构成、社会功能、历史影响等诸多方面
本书讨论了佛陀的(原始佛教的)、南传上座部的、说一切有部的、经量部的、大乘空宗的、大乘有宗的认识发生论及其核心的认识观念。作为最重要的印度佛教宗派的认识理论,佛教认识论服务于解脱论。佛教的解脱论是要解决人生由苦向乐的实践问题,认识论则致力于揭示现实世间为什么是苦的同时也是假的。佛教的认识论与解脱论有不可分离的关系。
中国文化离不开禅,禅离不开历代高僧标显的宗门传承,在中国历史上,高僧往往是所处时代、社会的特殊结点。谱主来果是近现代著名禅宗大德,以学识深湛、戒律精严、兼具事功,与虚云和尚并为宗门云梁。禅师幼年异禀,逾冠出家,参禅悟道后住持扬州高旻寺三十余载,秉持临济正宗法脉,擎祖庭、整寺院、定规约、兴禅林,果令禅风大畅江左,为时高标
“大家精要·典藏版”丛书简介:“大家精要”丛书以近300位在史学、哲学等领域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古今中外“大家”为对象,着重撷取与体现他们的思想精要。丛书作者都是各领域学术前沿的学者、教授,他们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以短短10万字,清晰、简练地阐述中外“大家”生平与思想,让读者能快速读懂“大家”。“大家精要·典藏版”丛书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由任继愈先生倡议并担任主编,是继1997年中华书局出齐《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之后的又一重大编纂工程,从《嘉兴藏》、《卍续藏》、《频伽藏》、《大正藏》、《普慧藏》等各版大藏经及敦煌文献、房山石经中,挑选《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未收之重要佛教典籍,网罗遗珍,点校流通。《续编》规模宏大,
本书稿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办的“纪念陈寅恪先生——西域和佛教语文学国际研讨会”与会文章汇编,共收录中英文论文21篇。这些论文共同沿袭了陈寅恪先生做佛教和西域语文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不同语言、不同文本进行比较,从各个角度切入藏传佛教的诸多语词、概念和经典,融贯中西、古今,分为中亚出土多语种佛教写本与残片,印藏佛教文
《金刚经集注》,明朱棣集注。《金刚经》作为般若部的纲领性著述,一经鸠摩罗什译出,广泛流传,影响巨大,故而历史上出现了不少注疏解释之作,数量何止百家。至朱棣组织编纂《金刚经集注》,汇集数十家注解于一书,影响最大,受众最广,这也是目前最为通行的本子。 本次整理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明永乐内府刻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