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的最新进展,以期推动儿童社会工作教学、实务和研究者的交流,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能力建设。本书上篇重点介绍儿童社会工作范畴、理论依据、政策进展、专业伦理价值等内容,下篇包含了6篇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教学案例,涉及困境儿童救助、残障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儿童收养、基层儿童主任与儿童保护、乡镇儿童
志愿服务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实践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一书基于实践育人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理论对实践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进行研究,主要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等方面进行叙述,并根据实践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优化对策,以培养志愿服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当代青少年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力量,其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我国未来发展状况,尤其是其精神世界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与发展趋向。因此,有必要重视并时刻关注当代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建构与发展。 本书立足于文化的视角,将当代青少
本书立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战略高度,归依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安全,从多个角度阐释党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24)》由一个总报告、十个分报告和两个专题报告组成。总报告对广州青年发展的当前状况、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境进行了分析,在奋力谱写广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生动实践中对广州青年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分报告围绕广州青年价值观、创新能力、心理抗逆力、婚育观、闲暇生活、职业发展、文化消费、志愿行动、参与乡村振兴
20世纪60年代是战后日本社会剧烈震荡的时代,是一段必须正视的历史,安田讲堂事件,又是风起云涌的60年代的一个高潮。 本书是一部青春史诗,它不仅再现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1969年1月东京大学安田讲堂内外,青年学子以血肉之躯对抗高压水龙与催泪弹的悲壮画面而且深入反思和挖掘了这场运动背后的历史背景、思想脉络以及革命乌托
本书追溯、比较中西方政治哲学中的儿童意象,较为详尽地介绍了中国儿童革命形象从20世纪初期形成,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在苏区儿童运动、抗日根据地儿童运动、解放区儿童运动几个不同阶段中的发展、特点,回顾并反思了儿童革命运动在中国近现代政治、历史中的地位,儿童与儿童运动的相互关系。本书视角新颖独到,以儿童革命形象为线索,展现了
本书从儿童的营养健康、基础教育、社会福利和法律保护等方面呈现中国儿童发展的总体状况。儿童是人口的重要构成,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关乎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前途命运。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儿童发展,2021年我国政府在儿童的健康、教育、社会福利和法律保护等领域持续发力,有效推进各方面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学生运动乃是中国近代史之重要特征,也是中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对历史发展的惯性冲击力相对较强。本书首次尝试以学生集体行为的视角研究学生运动,强调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突出对具体的、实在的行动进行分析。本书讨论了学生运动存在的多种面向,诸如运动主题、对象、口号、要求的变换,理性与非理性现象,暴力的使用及特点,参与者意愿
本书是2021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代志愿精神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立项编号,C2021285)的研究成果。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主体,培育其志愿精神,发挥志愿精神在志愿服务中的引领作用,不仅能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