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鲍梦梅的剧本、散文和影片评论文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本书《心中的歌》是一部深刻反映中国铁路建设者生活与情感的文集。作者曹邦俊以亲身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从1964年至2024年间,在中国西南地区铁路建设中所经历的艰辛与挑战,以及个人成长和情感历程。书中不仅记录了作者在铁路建设中的劳动场景和生活琐事,还包含了他对爱情、家庭和事业的深刻感悟。通过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多种文学形
本书是由作者在黄浦区委党校和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工作期间发表在书报刊上的文章、获奖作品、一些会议公开交流发言、对亲人的缅怀思念之作和对孩子的叮咛教育家书等整理而成,是作者对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经历的记录和思考。 全书由彩插、序言、目录、正文、后记组成,其中正文分为申城走笔、工作札记、赶考印迹、岁月悠悠、微文心语五个部分
本书内容:2024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铁集团党组对铁路文化建设部署要求,经国铁集团党组批准,铁路文联决定在全路范围内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铁路高质量发展成果文学征文优秀作品暨技能比赛,面向铁路职工群众征集优秀文学、书法、美术、摄影等文艺作品。铁路文联
《现代如何“拿来”:鲁迅的思想与文学论集》为北京大学鲁迅研究专家高远东教授代表作,以“现代如何‘拿来’”为贯穿的问题,探讨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意义和价值,作者不愿简单地停留在价值判断上,而是从文化的血脉里整理其复杂化的存在。本书吸收了丸山升细致爬梳文本的方法以回到鲁迅本身,同时向几乎所有既有方向的鲁迅研究做出了回应。近乎
桐乡,是江南枕水之乡,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福泽两岸,境内河网密布,水路交通发达,由此孕育了桐乡独特的江南风光,也使它积淀了深厚的运河文化、农耕文化、蚕桑文化、古镇文化、宋韵文化、名人文化,赢得了“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誉。大运河由西南而东北,斜贯桐乡全境长达44.32公里,桐乡的政治、经济、历史、
《文山先生文集》,南宋文天祥撰。全书二十六卷,其中《文集》十七卷,《别集》六卷,《附录》三卷。《文集》包括诗、对策、封事、内制、表牋、疏、申省状、书、题跋、铭、辞、祝文、乐府、乐语、上梁文等。《别集》包括《指南录》《指南后录》《吟啸集》《集杜诗》等。《附录》主要是后人写的有关文天祥的年录、传记、像赞等。文天祥在宋末元初
姚蓉,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主任,策划和担纲上海大学历届吟诵大会,《中华古典诗词吟诵》本科生课程获2021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2017年国家颁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本书选取2024年优秀的短篇小说二十篇左右,包括鲁迅文学奖得主等在内的名家新作,代表了年度短篇小说创作的高水平。本书主编为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他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年度最值得阅读的短篇小说,每篇附有专业的、精彩的青年评论家的评论。既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和成绩的梳理,更是为读者带来美味可口
本书为清代文学家陈维崧骈文集笺注本《陈检讨四六笺注》的点校整理本。陈氏为清词巨擘,诗与骈文创作也堪称一代名家大家,清代四百多位骈文作家中,有刻本、选本、注本、评本行世者,唯陈氏一人。陈维崧骈文在其身后,由蒋景祁及曹亮武于康熙二十二年刻印《陈检讨集》十二卷行世,称蒋刻本。康熙二十八年,陈宗石、陈维岳二人对陈维崧存世作品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