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建融,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十五规划文学、艺术、新闻学科评审委员,《辞海》(2009年版)美术学科主编。明末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绘画史研究中,对这一段历史是注意不够的,因此,即使谈到这一段历史,谈到这段历史中的画家,也不能深刻地加以解释,而只能仅止于表面的认识,甚至作出相反的价值判断。徐建融一直比较关注晚
作者徐建融,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十五规划文学、艺术、新闻学科评审委员,《辞海》(2009年版)美术学科主编。宋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巅峰时期,这一时期所创造的成就,生动地体认了“艺术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工程师”和“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本书十讲包括:一、徐熙考;二、董源传世画迹的真伪鉴定;三、《益州名画录》考论;四、
作者徐建融,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十五规划文学、艺术、新闻学科评审委员,《辞海》(2009年版)美术学科主编。将元明清三代的绘画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认识,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并把握中国绘画史发展的规律和脉搏。这三代的画家,尤其是文人画家,竭尽他们的才智和生命,创造了绘画史上一个又一个高扬民族精神的丰硕成果,以不完全相同于前代
近年来,绘画心理技术作为投射技术的一种,被越来越多的咨询师运用到咨询当中。而绘画心理技术作为一门课程,也已经陆续在一些高校开设,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全书分为绘画心理个体绘画咨询、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及高校开设绘画心理课程和活动的设计思路。个体咨询的主题分为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生涯规划四大内容。通过若干个典型案例
这是一部另类的西方艺术史,也是一本罕见的花语词典,按俗世之花、爱之花、哀之花、致命之花四大主题,讲述了170幅世界名画中的40种花卉的花语故事及其在名画中的来路和寓意,如月桂、杜鹃花、茶花、郁金香、绣球花、勿忘我、夹竹桃等。作者祺四为荷兰莱顿大学艺术史博士,遍访植物学家和世界各地博物馆,以俏皮的语言、新颖的视角,将植物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民族特征。其强调神似、讲究意境、巧妙布置,能引起无限遐想,常达到引人入胜、玩味不尽的效果。《匀红点翠:一本书读懂中国绘画》是一部简明的中国绘画史,全面介绍了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品评历代名家名作,能够丰富人们的文化知识,提升艺术修养,对于现代人来说是有益的,梳理了历代画史脉
《中国绘画史》是陈师曾1922年在济南主讲“中国美术小史”课程的授课讲义,也是近代出版的中国绘画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上古史,第二编中古史,第三编近世史,全书系统地介绍了三代以下至明清两代绘画艺术的历史,梳理了历代画史的脉络,历代绘事的本末,以及绘画技法的沿革、题材的变迁、画家的派别等,是一本极好的美术
本书研究艺术实践与潜意识的关系。全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艺术创作介绍、第二章艺术作品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第三章个人作品及其与梦的关系、第四章个人作品及其与自动主义的关系、第五章梦境、潜意识与自动主义的融合——超现实主义和当代艺术个人创作。书中对所选择的一些作品进行介绍和分析,这一分析将提出一些问题,使人们对超现实主义的某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围绕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近二十位西方艺术大师及其名作展开讨论,不仅分析了大师们的一些绘画、雕塑作品,还涉及哲学、文学、音乐、经济、历史背景等诸多方面,赏析角度广阔,观点深刻鲜明,给人以开阔而丰盛的精神体验。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采用历史考察法分析波普设计的历史背景和演进,运用系统整体观和个案研究法揭示蒂基模因的表征系统与传播区间规律,使用哲学思辨法,解释自然主义美学思潮下的蒂基几何之美,结合跨学科与定性研究法,进行蒂基波普的整合性研究。在研究内容上,绪论主要阐述了本书涉及的概念和研究蒂基的意义、背景等;第一章阐述南太平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