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怎样炼成的:现代出版之父的传奇一生》阿尔多·马努齐奥是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出版人:他创造了现代出版业,重新采用八开本形式出版经典著作,发明了索引和书封。此外,他还发明了意大利斜体(Italic),与出版商一起创造了新的字体(比如这本书中所用的Bembo字体),并在书籍装帧方面应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和设计
17岁时,阿尔贝·加缪就读于阿尔及尔中学哲学班,让·格勒尼耶是他的老师。他们就此结下一段永恒的友谊。加缪常常把格勒尼耶对自己思想和写作风格的影响挂在嘴边。 让·格勒尼耶眼下所写的这本书,既不是加缪的传记,也不是对他作品的评论,而是一连串纯然私人的回忆、一份有意谨慎却又不失细致
本书最初由法国PUF出版社于1936年发行,1968年再版,于2013年由法国Bartillat出版社再次修订出版。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资深版权代理人吕光东先生的自传,是记述他青少年时期的回忆录。吕先生从事过的工作很多:他曾是F-104G战斗机的飞行员;当过情报分析师;做过教授、作家、学者;后来创立大苹果版权公司,向东方推介西方众多经典作品,如诺贝尔文学奖、布克奖、普利策文学奖等众多大奖得主的作品。回忆录往往是悲伤的,本书作者却怀着童
美国传奇影星奥黛丽·赫本被誉为“优雅与心灵的美妙结合”“百年来伟大演员”,著名传记作家纪云裳在本书中展现了奥黛丽·赫本真实而又传奇的一生。“赫本形象”的优雅简约震撼了影迷世界,被誉为“天使在人间”的赫本的一生为这个世界留下了无数经典与温暖。
本书是十七世纪英国海军官员、日记作家塞缪尔·皮普斯的传记。十七世纪见证了人类思想的革命,艾萨克·牛顿诸人开始对环绕自身的宇宙进行科学研究。与此同时伦敦一位精明的年轻公务员,开始以同样不带偏见的好奇心,观察对他而言宇宙绕之旋转的奇特物体——他自身。自1660年开始的十年间,塞缪尔·皮普斯秘密书写着一份关于人类生活的最了不
庄士敦爵士是一位杰出的汉学家,也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朋友和顾问,更是中英关系史上知名的人物之一,他的事业在20世纪中国留下了深刻烙印。本书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讲述了这位才华洋溢的神秘人物的一生。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深入研究,作者对这位出类拔萃的多面人物及其杰出成就做出了极具可读性的叙述,揭示了这位来自苏格兰的帝师光
乌尔里希·泰希勒教授是德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开创者,他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高等教育工作与世界的关系,高等教育体系的数量及结构发展,国际合作与高等教育流动,以及学术职业的研究。泰希勒教授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高等教育体制、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学术职业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本书以访谈的形式,展现了泰希勒教授近50年的学术
《文森特·凡·高:生平和作品》是“贝克通识”系列当中的重要一种。本书是一本短小精炼的凡·高传记,对凡·高的生平和作品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展现了艺术家曲折的生活经历,也探讨了其绘画风格的创新。文森特·凡·高几次从业失败后,27岁时才决定成为艺术家。在很长的时间里,绘画之于他并非易事。在当时的艺术中心巴黎的两年中,他在希涅克
弗里德里希·席勒是伟大的德国诗人、戏剧家、美学家。席勒的早期创作充满炽烈激情和抗争精神,是“狂飙突进”运动的杰出代表。随后席勒和歌德互相砥砺,将德国古典文学推向顶峰。席勒的作品歌颂人的自由和尊严,贯穿着昂扬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在世界文学史和思想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卡莱尔一向致力于在英国译介德语文学,本书即是他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