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春秋》作者多年经营和潜心研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普洱茶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品饮价值,并提出“喝老茶,藏新茶”的理念,相信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普洱茶历史和弘扬普洱茶文化、传播普洱茶知识、让普洱茶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是大有裨益的。
《闽茶文献丛刊》是福建省图书馆以馆藏资料为主选辑编纂的一部有关茶文献的汇编。全书共计收入47种历代闽茶文献,其中古籍4种,民国文献29种,其余14种则系新中国成立后的本子。古籍中负盛名的闽茶文献当为北宋熊蕃所著的《宣和北苑贡茶录》暨赵汝砺撰《北苑别录》,清嘉庆四年桐川顾氏刻本,图文并茂,为我们保留了珍贵的龙凤贡茶图式。
本书共收录古籍700余种、图版1400余幅,分为六册,前五册为图版,第六册为叙录。图版部分全部彩色印刷,选取各个时期、各种方式印刷的有代表性的古籍书影,叙录部分是对所选图版原书的介绍。本书将全面反映中国古代印刷的辉煌成就,不啻一部图录式的出版史;为印刷术研究者提供技术发明、演进、发展、成熟的影印实物标本;为版本学研究者
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饮食文明与其它文明共同在历史中轮回。每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倾向,而各自将这些精妙的技艺发展成了一种习俗,一种文化,这使得无数食客流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亚洲的东方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度,那里有令人垂涎的山珍,那里有令人回肠的美味
本书为8开精装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按照中国印刷术从起源、发明,到发展与流播的脉络和轨迹,集中对包括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色印刷、纸币印刷、年画印刷、饾版印刷、拱花压印、木版水印、蜡版印刷、磁版印刷、泥版印刷等传统技艺进行介绍,重点突出相关技艺源流、工艺特点、传承价值以及代表作品。
(1)收书范围*广,数量*多。目前,较全面收录茶书的著作有日本布目潮沨《中国茶书全集》和郑培凯、朱自振主编《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二种,前者为影印,收书仅38种;后者虽收茶书114种,但其中有多篇论文,所辑佚茶书也缺失很多,如郑书辑佚《续茶经》中提到的茶书11种,然寥寥数言者很多。本书收录茶书101种,且辑书不限于
服饰犹如一个民族文化的写照,记录着该民族的兴衰荣辱和发展方向。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羌族有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这些服饰反映了羌族的生活环境,诠释了羌族人的信仰,更是羌族儿女智慧的结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碰撞后,或融合,或被融合。羌族服饰在这场文化盛宴中亦然。作为羌族物质文化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美食的艺术呈现以及浪漫、优雅的生活方式期待值越来越高。大董意境菜正是在消费者对餐饮文化消费需要更高的层次艺术审美的体验需求下的产物。本书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了100道大董意境菜,是大董在中国意境菜上新的研究成果。
《王世襄集(纪念版套装共12册)》收入包括《明式家具研究》、《髹饰录解说》、《中国古代漆器》、《竹刻艺术》、《说葫芦》、《明代鸽经清宫鸽谱》、《蟋蟀谱集成》、《中国画论研究》、《锦灰堆:王世襄自选集》(合编本)、《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共十部作品,堪称其各方面研究的代表之作,集中展现了王世襄先生的学问与人生。
本书通过二十四帧绘画及二十四帧释文,从蔡侯宅第开始,至告厥成功结束,完整地记录了造纸的全过程。本书绘画精美,释文多引自名人诗文,如李商隐、陆龟蒙、谢庄、李伯玉等。本次出版为彩色影印,逼真再现原书图文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