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全书》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他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重要标志就是有着浩如烟海的传世文献。南京作为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和重要影响,南京的历史文献也是中华历史文化、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南京利用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南京文献进行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财政、土地、工务、公安、教育、卫生、其他等。
本书收录民国时期的赈灾文献11种,有《救荒辑要初编》《赈灾辑要》两部重要专著以及四川、湖南、陕西、江西、广东等地1920~1948年间的赈灾刊物《湘灾周报》《湘灾月刊》等,是民国荒政史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
《金陵全书(丙编档案类):首都市政公报(第21-25期)》汇集了一批颇具代表性的南京地方文献,凝聚了历代南京人民的经验和智慧,不仅是南京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陵全书(丙编档案类):南京特别市市政公报(第14-20期)》汇集了一批颇具代表性的南京地方文献,凝聚了历代南京人民的经验和智慧,不仅是南京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陵全书(丙编档案类):南京特别市市政公报)(第5-13期)》汇集了一批颇具代表性的南京地方文献,凝聚了历代南京人民的经验和智慧,不仅是南京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收录了《内务公报》始于1913年,止于1925年,共145期。是民国政府的官办期刊。公报的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一、图书;二、命令;三、法规;四、文牍;五、报告;六、译述;七、选论;八、杂录等。本书收录了《内务公报》始于1913年,止于1925年,共145期。是民国政府的官办期刊。公报的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一、图书;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的东方古国,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产品。其中,以礼仪思想为基础的衣食住行文化、观赏娱乐文化和与这些文化内容息息相关的自然万物,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文化的主流。\\n在宏大而浩瀚的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记载着各时代的典章制度、思想学说、山川地理、风俗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插图;贺词;宣言;通电;例规;命令;布告;通告;呈文;咨文;公函;批示;纪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插图;特载;例规;令文;呈文;咨文;公函;布告;批示;含义录;工作报告;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