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其上一般首先记载墓主的姓名、籍贯、家世谱系,再记其生平事迹、官职履历,并颂扬其政绩德行,最后记其卒亡时间、卒亡地点,以及葬地等重要信息,内容非常丰富,具有真实性和独特的价值,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文字性实物资料。本书稿收录了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所藏的陈盛明辑《闽人墓志拓本集》四册,内容绝大多数涉及闽南人士,其中属于华侨及
本书详细介绍了英国探险家马克.奥里尔.斯坦因于20世纪初第一次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古探险的全过程,即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包括正文15章、附录部分以及译名对照表等内容,以百余万字的篇幅和300多幅插图、图版将古代和田地区各种遗址遗物展现于世人眼前,揭开了该地区古代文化面貌的神秘面纱。
本书为车轱山遗址三次发掘的成果汇总,其文化遗存涵盖了五个时期六种文化类别,从早至晚分别为:堆子岭文化、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文化。车轱山遗址所在的华容县北滨江,南通湖,东连幕阜天岳,西眺香峰武陵。在新石器时代,各种文化因素在这里交集,碰撞,融汇,从而形成这一带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多元化。堆子
本书精选山西博物院馆藏青铜器精品100件,从不内角度呈现山西青铜器艺术特点。主要内容由①文物图片;②文物相关文字信息(铭文释读、标准文物出土信息描述、文物历史信息、艺术信息解读);③文物线图;④全形拓片;四部分构成。辅文加“山西青铜器研究”(历史、文物考古角度);“山西青铜器艺术欣赏”(艺术史、美学角度);“序”多篇;
本书介绍中国20世纪极为重要的几项考古发现。丛书的作者大多亲临考古现场,主持或参与文物的发掘、保护、研究等工作。他们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了文明重现天日的惊心动魄的过程,以及出土文物对于文明存续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本书主要介绍烟台市博物馆所藏器物类文物,重点对陶瓷器、铜器、宝玉石器、骨角牙器、竹木雕、珐琅器等进行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晋青釉网纹双系盘囗壶;隋青釉四系莲花罐;北宋越窑青釉带托执壶;宋定窑白釉瓜棱罐;宋景德镇窑影青釉划花葵口渣斗;元钧窑天青釉玫瑰紫斑碗;元龙泉窑青釉公道杯;元青花缠枝莲纹玉壶春瓶;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梅瓶
本书是一部著录清代宫廷所藏古代青铜器的大型谱录,清梁诗正等奉敕纂修,乾隆十四年(1749年)始纂,乾隆二十年(1755年)完书。南书房又称西清,此书编定于清宫南书房,故名。原书共40卷,附录《钱录》16卷,收商周至唐代铜器1529件(包括铜镜),而以商周彝器为多。本书仿效宋《考古图》《宣和博古图》体例荟辑成编。
辽代祖陵陵园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辽上京故址),是辽代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陵寝之地,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2010年考古工作者对辽祖陵陵园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基本厘清了《辽史》所载祖陵诸遗存的大体方位,极大丰富了祖陵陵园的实物资料。使人们认识到辽祖陵陵园布局既承继了汉唐陵寝制度的部分精髓,也具有自己
本书是一部展现承德县文物行业各方面发展成果的专业志书,涵盖全县范围内的代表性文物资源、文物管理和文物工作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按照概况、历史沿革、长城本体、结语等几部分,把西长城此次调查的成果完整翔实地公布出来。本体部分,按照地理位置从北到南的顺序,将墙体、敌台、马面、关堡和附属设施等逐项叙述,配以每段墙体线图,精选代表性的单体和墙体,配以照片和线图平立剖面图,为该段长城研究和保护留下珍贵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