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全力服务保障好元首外交,配合做好党的对外交往工作,加强北京国际传播力建设,讲好北京故事,展示好国家形象。
美国国家特性、当今美国的大战略及政策特点,对全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具有重大影响。本书比较全面综合地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民族宗教等层面分析阐释美国国家特性的内涵、表现、历史演化及其对美国全球大战略的影响,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研究与服务(我国对外战路)的结合。对于准确了解当前美国国情、美国对外战略,很有参考价值。
区域国别学成为一级学科,钱乘旦教授起了重要作用。本书是钱乘旦教授在学科形成过程中对区域国别学是什么、其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如何建设、如何发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区域国别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学术研究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为什么需要区域国别学等等问题所做的思考和解答。区域国别学是一个新的学科,而且是一个交叉学科,建设好、发展好这个学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学术界、教育界面临的一大挑战。作为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具体成果,本书提供了新学科建设的思想框架。
二十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从巴尔干地区引发进而扩展的,因此,巴尔干被后人称作欧洲的火药桶。本书紧紧围绕历史军事和巴尔干三个维度形成的立体坐标系构建并展开细致地梳理了巴尔干地区从古希腊到当代不同政权体系在军事方面的斗争和博弈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对战争冲突、军事思想、武器装备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美国的门罗主义源自华盛顿提出的不干涉原则,自19世纪初诞生起,逐渐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全球战略,并深刻塑造了现代国际政治格局。本书以门罗主义产生的国际背景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列强企图重建拉丁美洲殖民地、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和独立后各国的反殖民斗争、美国致力于使拉丁美洲成为不容他国染指的势力范围为出发点,围绕美国与欧洲列强及拉丁美洲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以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助力美国战略崛起、确立美国西半球霸主地位为落脚点,阐述了在外交实践和冲突中,门罗主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外交政策基石的历史脉络和现
本书以总书记关于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从提升国际话语权的价值意蕴、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历史生成、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内涵范畴、提升国际话语权的理论之维、提升国际话语权的话语之维、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叙事之维五大方面深入探讨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提升国际话语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论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在要求,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当代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刻变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面临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是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专业性学术集刊。本集刊宗旨是:努力推进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关系的理论研究、战略研究、个案研究和综合研究。
目录第一章什么是谈判?第一节谈判的要素一、主体二、议题三、利益四、沟通五、妥协六、协议第二节谈判的价值理性1一、和平二、自由三、平等四法治第三节谈判的工具理性一、止损二、修复三、增益第二章涉外谈判行为体第一节政府行为体一、政府间国际组织二、一国中央政府三、一国地方政府第二节准政府行为体和非政府行为体一、准政府行为体二、非政府行为体三、媒体与公众第三节第三方调停者一、国际组织二、主权国家三、宗教团体四、个人外交家第三章涉外谈判的议题PAGEREF_Toc1284562第一节高级政治议题PAGERE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一、广西的山山水水印下了胡志明主席传播友谊的足迹,给广西人民带来了许多美好幸福的回忆。二、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一批越南学校陆续搬迁到中国广西办学。这些学校的历史见证了中越两国人民在那段特定的岁月中的深厚情谊。三、在越南抗法、抗美战争中,中国的医院开始收治越南伤病员,这些伤病员经过医治后重新投入到越南抗战建国的伟大事业中,这在中越人民友好关系史上也书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四、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抗美战争中,广西防城县建成并开通了向越南运输援越物资的临时港口和隐蔽运输航线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曾长期被美国学者主导。例如,三大主流理论体系,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主要是由美国学者建立起来的。但是,自从建构主义理论出现之后,美国学者的理论创制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很少再有引起较大共鸣的、具有宏大严密逻辑体系的国际关系理论面世。关系认同结构理论是中国式关系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该理论主要研究关系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它从关系理论的关系性国际体系研究出发,提出了关系认同构成关系结构的观点,从一定程度澄清了关系结构建构的微观机制及其作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