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D22 党的组织、会议及其文献】 分类索引
  •  中共三大史
    • 中共三大史
    •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24-1-1/ 中共党史出版社/定价:¥50
    • 《中共三大史》由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编写,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欧阳湘执笔。本书是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史丛书(第一辑)中的一本,分导论、从中共二大到中共三大、中共三大的召开、中共三大的贯彻、中共三大研究述评几个部分,图文并茂,系统介绍了中共三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的主要内容、三大的重要贡献、三大的历史意义及会议召开以来的研究概况等。本书是一本系统研究中共三大的著作,为中共三大的系统研究提供了相关参考著作,也为学习中共三大史提供了一本教材。

    • ISBN:9787509864425
  • 党代会简史——从一大到二十大
    • 党代会简史——从一大到二十大
    • 罗平汉 著/2024-1-1/ 人民出版社/定价:¥58
    • 本书以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主题,以党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以党代会重大决策为重点,对党的一大到二十大历次党代会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展示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来鲜明、独特的历史发展画卷。 作者力求通过较少的文字为读者提供清晰、易读、专业、必备的党代会知识。

    • ISBN:9787010261225
  • 党代会历史上的100个第一——从一大到二十大
    • 党代会历史上的100个第一——从一大到二十大
    • 史全伟 编/2023-11-1/ 人民出版社/定价:¥78
    •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代会”。历次党代会,都研究了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在党的发展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制定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三大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七大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八大确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历次党代会,更是在党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 本书依据大量文献资料,全方位梳理了党的一大至二十大的历史,撷取其中的“第一”,并作生动阐释,以期达到既严谨严肃、有一

    • ISBN:9787010260327
  • 二十大关键词
    • 二十大关键词
    • 李忠杰著/2023-4-1/ 人民出版社/定价:¥48
    •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文件为依据,从二十大报告和党章修改中提炼出100个关键词,从学理性的角度进行深入解读,辅之以介绍其背景、过程和来龙去脉,以帮助读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更好地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ISBN:9787010255897
  • 党的二十大“四个诞生记”
    • 党的二十大“四个诞生记”
    • 新华社著/2023-4-1/ 人民出版社/定价:¥20
    • 近日,新华社连续播发了《肩负光荣使命勇担历史重任——党的二十大代表诞生记》《高举伟大旗帜谱写崭新篇章——新一届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诞生记》《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党的二十大报告诞生记》《让党旗在新征程上高高飘扬——<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诞生记》等4篇重要纪实通讯,引发热烈反响,受到广泛好评。“四记”围绕二十大诸核心要素的产生过程予以系统、深入、详实、客观的介绍,从不同角度对百年大党如何科学运作的过程与细节做了全面、生动的描述,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 ISBN:9787010254180
  • 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
    • 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
    • 吴德刚 著/2023-2-1/ 人民出版社/定价:¥66
    • 本书总结和梳理了党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作用和历史经验,记载了历次党代会的理论贡献与制度创新,阐释了党的代表大会特别是党的二十大的重大历史意义,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ISBN:9787010252575
  • 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版)
    • 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版)
    • 朱佳木/2018-12-1/ 当代中国出版社/定价:¥39
    • 本书作者19771980年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国务院研究室主任胡乔木同志的秘书,由于工作原因,近距离地接触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一些高层决策过程。在本书中,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对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之前的背景、会议期间的进展,以及会议文件的形成等三个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重点叙述了会上关于若干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个别领导同志的错误问题、真理标准的问题、中央人事安排问题的讨论,特别是邓小平主题报告的形成情况。既具有宏观的历史高度,又不乏微观的历史细节,有助于读者全面、准确地了解

    • ISBN:9787515408873
首页 1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