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2017届优秀硕士论文,主要是社会工作专业论文。1.鲁文雅的文章基于赋权式的行动研究理论,通过反思L社区开展的针对流动儿童赋权社会工作服务的全过程,从需求评估、活动策划与方案执行多阶段多层面分析影响赋权目标发生偏移的关键因素及其过程,揭示在服务效果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为何以及如何掩盖了赋权目标发生偏移这一现
北京工业大学陆学艺讲座由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共同发起倡议,以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前领衔科学家陆学艺先生名字命名,定位于举办高层次人文社会学科学术讲座,搭建学校各人文社会学科共享的学术交流平台。本书主要以近几年来陆学艺学术讲座二十五讲中的演讲稿为蓝本,由北京工业大学和陆学艺基
《珠海潮》(2018年第4期总第92期)分为特稿、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史、容闳与留学文化研究七部分,共13篇文章。特稿部分围绕党的理论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为开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思考和指导;粤港澳大湾区部分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产业发展的空间外溢性,认
本书是潘维教授继《信仰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传统》之后的又一思想文集。书中收录了作者自2004年至今的人文类文章和近期的一些政论文。书中文章形散而神不散,体现了一位中国学者刚毅自强、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故名《士者弘毅》。书中的《忆先师陈翰笙》《理想主义与大学》《科学工作者的祖国》等文章曾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为什么大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和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的光辉历程及青海省社会科学院与改革开放同步前行、与国家发展共同进步的历程,展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总结改革开放40周年的宝贵经验,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组织全院学术理论工作者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青海在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民生、民族宗教、民主法治、
今年是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40年来青海社科院在科学研究、政策咨询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颇丰,其中不乏获得省部级奖及其他各类奖项的优秀成果。为了充分展示青海社科院院40年来的科研成就,记述历史,激励后人,本书收录了青海社科院部分科研工作者在中央部委及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荣获二等奖以上的论文和调研报告等优秀
本书收录2015年作客“华大讲堂”的刘丛强、厉以宁、周熙明、周文彰、孙立平、柴跃廷、张占斌、龚维斌的演讲文稿,内容涵盖科技发展与基础研究、新常态与经济走向、核心价值观与文化思维、“三严三实”的内涵和意义、经济困境与社会转型、互联网+传统产业、新常态与全面小康、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前沿问题,内容翔实,视野宽阔,分析精辟,
珠江论丛(2018年第3辑,总第21辑)是由理论前沿、教育教学、语言探赜、文化研究、社会治理等五部分构成。理论前沿包括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县设市研究报告和产业结构的演变与战略产业的选择;教育教学包括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关于教师认证制度的思考、独立学院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语言探赜包括文化DNA假说
《珠海潮》(2018年第3期总第91期)分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经济、法学、容闳与留学文化研究、会议综述六部分,共10篇文章。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部分关注港珠澳大桥通车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粤港澳跨境就业劳动者权益保护法治化路径选择,对新时代背景下珠中江经济圈发展的地缘经济进行研究,以期对港珠澳深化合作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产业
本书是戴逸先生在史学研究之余创作的文史随感结集,书中鉴古思今,内容涉及作者对中国历史和文学、中西文化交流等的思考以及作者本人的见闻等等,文笔流畅,娓娓道来,有与读者对话的亲切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