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市新任市委书记闻舒走马上任之际,正是乡镇企业面临重大危机的关键时刻。市电视台记者卢狄曝光了全国先进典型、平江市的旗帜桃花镇拖欠集资款一事,在全市引起了轩然大波。桃花镇暗流汹涌,一个个问题不断出现,镇党委书记项达民焦头烂额,他能顶得住吗?
范小青,女,当代著名作家。江苏省苏州市人。1978年考入苏州大学中文系。1985年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江苏省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著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报告文学集等八十余部。
作品曾多次获得GJJ文学大奖,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韩、意大利、西班牙、蒙古等十几种文字出版,并有多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搬上银幕。
第一部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二部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三部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四部分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范小青长篇小说系列:百日阳光》:
在县广播站广播这篇稿子的同时,县委书记也读到了这篇文章,深受感动,立即决定,将当年的农村工作现场会放在流水村开。
闻舒又写出了第二篇大文章,题目就叫“现场会在哪里开”,满怀激情地肯定了农民办工业的路子,并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这是中国农村的出路,是农村发展的方向。
文章被推荐到省报,省报在第二版全文发表,引起轰动。就在这时候,省委也召开了当年的农村工作会议,县委书记将闻舒的文章,作为平泽县的工作汇报,带到省里,受到大会重视,由大会安排第一个发言。
县委书记大会发言之后,全场热烈鼓掌,但在休会十分钟以后,形势急转直下,由当时的省委领导宣布,这是一个有严重政治问题的发言,省报总编辑立即在大会上做检讨,省委也当场决定,将全省的农村工作会议的后半部移到流水村去开,去开一个批判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场会。
此时的闻舒,已经被县委书记调到县委办公室。
县委书记作为批判对象,比会议早一天赶回来做准备,安排被批判的程序,一看到闻舒,哭笑不得,说,闻舒呀,你还是回去吧。
在流水村开第二次现场会的过程中,闻舒一直待在农高中,到第二天下晚,有人到学校来找他,闻舒并不认识他,这位中年人也没有自我介绍,只是拍了拍闻舒的肩膀,说,你叫闻舒,我记住你了,就像我记住了流水村的那个小伙子一样,我只对他说了一句话,我也只对你说这句话,是真理,总有一天会被接受。
闻舒当时不知道这位中年人是谁。
一九七七年初,已经调到县广播电台工作的闻舒突然被县委组织部找去,告诉他,省委要调他。闻舒来到省委组织部报到,组织部的同志接下他的组织关系后,让他立即到办公大楼的三层去,说省委谢书记在那里等着他。
谢书记就是那位中年人,现在是分管农业的省委副书记。
此后几年,闻舒一直跟着谢书记,到一九八二年,谢书记调中央工作,把闻舒也带了去。
一晃,已经十多年过去。
半个月前,谢老把闻舒叫到家里,开了一瓶酒鬼酒,和闻舒长谈数小时,闻舒很清楚,他的命运将会有一次大的转折。这时候,闻舒是中央体改委农工司司长。
果然,十天后,闻舒被任命为省委常委、平江市委书记。
平江怎么啦?支撑着半壁江山的乡镇企业怎么啦?闻舒的政治生涯,应该说是从宣传乡镇企业开始的,在这一二十年中,他虽然没有直接参加乡镇企业的实践,但是他的工作,却一直和乡镇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闻舒参加过许多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人报告的起草,农村工作这一块,多半是他的任务,也许正因为此,才会把他放回平江。当然,还有中央和谢老的信任。更重要的,平江的乃至全国的乡镇企业,确实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关口。
中央看着平江,平江的经验教训具有全国性的意义,回头看一看从无到有的历史过程,找出由盛而衰的原因,寻找一条再创辉煌的路,这正是中央和谢老对于闻舒的希望。
天降大任于斯人!车速达到一百六十公里,因为减速玻璃的缘故,人感觉不到这么快的车速。路面平整,视野开阔,人的心情也跟着开朗。高速公路开通后,平江市的交通方便多了,原来去省城路上要走六七个小时,现在上高速公路,只需要两个小时。
汽车经过宁江公路线上第三个服务区的时候,闻舒拍拍司机许飞的肩:“小许,在这里停一下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