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黄金自身拥有的特殊属性,使它和货币国际化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这两大国际战略的推进,黄金的战略意义在中国凸显。在这种背景下,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黄金研究中心和北京黄金经济研究中心推出《大金势:人民币国际化与黄金》,旨在提高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中的黄金意义的认识,并选择黄金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撑作为政府发战略目标。
中国目前处于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之中,随着我国政府2013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和推进,加快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并最终实现人民币成为国际主导货币,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掌握货币的控制权,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的战略选择。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这两大国际战略的推进,黄金的重要性显得日益突出。之所以黄金如此重要,是因为:
第一,黄金本身具有价值,是重要的战略资产。正如任何事物的价值是由其属性决定一样,黄金的价值也是由其属性决定的。一定质的事物常表现出多种属性,并有本质和非本质之分,黄金也不例外。黄金的属性可以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大类,两者共同决定了黄金的价值。
黄金的自然属性是指其作为贵金属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众所周知,它是一种柔软、金黄色、抗腐蚀极强和化学稳定性极高的贵金属,因而天生就具有恒久性。正因为如此,人类数千年生产出来的黄金大多保留至今。黄金的自然属性是黄金最本质的属性,正是这一最本质的属性,使得它具有一定的保值性、安全性(信用的最好载体)、象征性(财富的象征、权力的象征、宗教神圣的象征、国家实力的象征)和独立性(黄金是唯一独立于任何货币,不靠国家信誉变现的金融资产)。黄金的这一自然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黄金的价值,同时也决定了黄金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黄金的社会属性不断增加。归结起来,黄金的社会属性主要有商品属性、货币属性、金融属性、文化属性和政治属性等方面。
黄金的商品属性是指黄金具有商品的一般特性,即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也是黄金的本质属性。由于其天然的属性,使得黄金具有特殊而广泛的用途。黄金最初是用来做首饰和装饰用的,今天仍然如此,当今世界每年黄金首饰需求占黄金实物需求60%以上。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工业和电子工业、航天航空工业、化学工业、医疗事业等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使用黄金做原料以提高其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黄金本身凝结着人类社会的一般劳动,是实实在在的商品。与一般的商品不同,由于历史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它还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储备工具。
黄金的货币属性是指黄金具有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交换功能。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写道:“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就是货币。”黄金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交换功能,也完全是由于其自然属性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的缘故。由于黄金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比较柔软、易于分割、携带方便、久藏不坏的特点,因此,黄金作为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具有天然的优势,黄金的货币属性也就成为黄金的本质属性。公元前635年,世界上第一枚黄金铸币诞生于小亚细亚的富庶古国吕底亚,黄金作为货币的历史大幕就此拉开。到近代,黄金又被赋予硬通货的职能,“金本位”制的出现更使它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作为货币的黄金,曾经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解体,在美国的左右下,曾经充当货币之王的黄金,其显性货币功能已经消失,但是其隐性货币功能始终存在。因此,至今为止,黄金仍是各国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很重要的储备资产。尤其是美国,为了维护美元的霸主地位,一方面极力推行黄金非货币化,另一方面却依然大量储存黄金,是当今世界第一大黄金储备国,让黄金充当美元的影子担保和最后屏障。
政治形势或经济形势一旦恶化,黄金的货币功能就会由隐性变为显性,对冲抑制通胀,稳定国内经济秩序,保护主权国家利益,平衡国际贸易,维护世界经济平稳发展,显现其作为货币战争“和平使者”的风采。
第一章 黄金与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 至高无上的财富
第二节 黄金的货币化
第三节 黄金的非货币化
第四节 黄金货币属性的回归
第二章 大国货币的黄金支撑力
第一节 黄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货币选择
第二节 英镑因金本位而登顶
第三节 美元因黄金支撑而胜出
第四节 欧元因黄金支撑而崛起
第五节 信用货币时代的黄金情愫
第三章 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黄金
第一节 从黄金到美元
第二节 信用金融体系时代的黄金因素
第三节 信用货币的危机
第四节 黄金在金融体系认识的回归
第四章 中国经济崛起与人民币国际化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本质及目标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第四节 新常态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可持续性
第五章 黄金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战略作用
第一节 黄金可以提升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可信度
第二节 黄金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媒介
第三节 优化我国国际储备结构
第四节 增加人民币的“含金量”
第六章 国家黄金战略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实施国家黄金战略
第二节 大力发展黄金产业,抢占财富主导权
第三节 加快黄金市场国际化,争夺黄金国际定价权
第四节 把握时机,增加国家黄金储备
第五节 开发投资工具,盘活民众手中的黄金
参考文献
《大金势:人民币国际化与黄金》:
二、占吕底亚铸金币:国际货币的萌芽
金属货币是人类货币史上的一种质变,金属货币时代的量变积累是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随着技术进步,人类商品生产与贸易的规模不断变化,所使用的货币规模也随之加大。人类在应用铁币、铜币这样的金属货币过程中,不免会被其重量所困扰。
黄金因其稀有、贵重,可以较好地应用于人类大批量、高价值的大额交易中。更重要的是,黄金的化学属性非常稳定,抗腐蚀性强,在自然界中存在自然金块,不需要冶炼就可以直接当做中介物使用。同时,在物理属性上,黄金的柔软延展性好,易于加工切割,方便等额交换。
但是,在跨国和跨地区贸易中,语言不通,计量衡也存在一定差别,而且金块切割过程中也存在磨损问题。因此,货币的标准化和小型化是货币更迭量变的方向。随着标准化和小型化改革,黄金逐渐成为人类大额交易的首选货币,这一突破性创举就发生在2800年前小亚细亚中部的古吕底亚国。
古吕底亚地处欧亚结合地区,连接爱琴海和幼发拉底河,是连接远东的交通要道,商业发达,存在大量的活跃商贸活动,由于贸易交易规模大,对高价值货币有着强烈的需求。同时,古吕底亚国地处重要的黄金资源富集地,其境内的巴克图鲁斯河盛产沙金,有着大量的黄金供给。
在金块转变为金币的改革中,古吕底亚国运用了冶炼铸造技术,生产的铸金币名为邓璞,初始为豆状的白金币,由三分之二的金和三分之一的银构成。第二代国王阿迪斯统一了邓璞的规格、重量、质地,都印上了王朝的标志——狮头。邓璞由此完成了向可识别金币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金币使用的便捷性。
古吕底亚人将金块变为金币,不仅仅是一次黄金货币形态的变化,更是人类货币史上的一次革命,奠定了金属货币制度的基本框架,提供了金属货币的一个范例:圆形、印有图案、标有面值,这些特征为后来的所有金币所模仿。
古吕底亚国禁止私人发行邓璞,由国家垄断发行,确定了国家对货币发行和供给的主导地位,这一制度沿袭至今;古吕底亚统一铸币规格、质量、重量,并细分为1/3、1/6、1/12或更小规格货币,方便了大家交换使用,这也是后来货币的惯例;实行双本位,以银币作为货币计价单位,用于小额交易支付,金币主要用于国际大额贸易结算,这种双本位货币制度也成为之后流行千年的货币制度;使用试金石检验金币质量,保证品质,该方法延续至当代才被更精确的技术方法所取代。
古吕底亚人开创了黄金铸币先河,并将古吕底亚黄金铸币流通到整个小亚细亚地区,可以说,这成就了古代国际货币的雏形。同时,黄金铸币改革也将黄金货币大众化,成为大众的资产。
铸金币的诞生,在推动商业活动发展的同时,也为宣扬王权与神权提供了新的工具,此后发行的金币纷纷将帝王和上帝的肖像铸在金币上。后来,波斯人击败了古吕底亚国,在随后建立的波斯帝国统一发行自己的“大流克”金币。波斯国王称大流克为“万王之王”,将自己头戴王冠、手持弓矛的肖像刻铸在了金币上。
公元前331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在伊苏斯会战中摧毁了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不仅占有了波斯的金币财富,而且大量铸造金币,作为帝国的统一货币,以保证地区军队的货币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亚历山大发行的金币一面是战车图案,以纪念公元前356年奥林匹克竞技会战车比赛获胜,一面是主神宙斯的头像,帝王的超凡和神圣通过金币传播出去了。罗马帝国对金币的重视和使用更超过了前人。
在建立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之前,金币执行着国际硬通货的职能,在国际流通使用。在非洲、中亚、波罗的海区域都发现了大流克金币,就证明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