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为顺应时代发展,培养具有较强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生命科学研究人才,南开大学为本科生开设了“生物科学综合实验”课程,实验内容主要选自任课教师的科学研究或教改成果、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成果、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及传统特色学科成果等。在几轮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作者总结、编写了《生物科学综合实验指导》。《生物科学综合实验指导》内容丰富,涵盖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多学科理论及技术。实验项目编排以科研成果为基础,紧密结合科研实际,将基础技能的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同时兼顾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技术的新进展。使用者可根据专业性质和教学条件选择适当的内容安排。
《生物科学综合实验指导》可供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专业人员参考。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综合性实验课程是高等学校顺应新世纪社会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产物,各级各类学校均以不同形式开设了此类课程。“生物科学综合实验”是南开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综合性实验课程。课程起始于2009年,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已建立三十余项涵盖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多学科理论及技术的实验项目库,在此基础上,我们编撰出《生物科学综合实验指导》一书。
本着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科学思维及综合实践能力的主旨,本书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体现三个特色:第一,突出基础技能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有效地综合运用多种实验技术方法,解决科学研究中的问题;第二,紧密结合科研实际,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将适宜本科实验操作的教师研究成果或部分科研内容纳入教材;第三,体现生命科学研究的新技术,引领学生进入生物技术前沿,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本书涵盖30个独立实验项目,由南开大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各学科多位教师共同编写。其中,实验一由赵忠芳老师编写,实验二、实验十七由赵强老师编写,实验三由卜文俊、石雪芹老师编写,实验四由于昕老师编写,实验五、实验六由刘燕强、刘巍老师编写,实验七由江莎、沈广爽老师编写,实验八由陈磊老师编写,实验九、实验十一由赵念席老师编写,实验十由朱晔荣老师编写,实验十二由白艳玲老师编写,实验十三、实验十四由门淑珍老师编写,实验十五由吴卫辉老师编写,实验十六由吴震州老师编写,实验十八由宋文芹、王宏刚老师编写,实验十九由陈成彬老师编写,实验二十、实验二十一由王宏刚、宋文芹、陈成彬老师编写,实验二十二由李登文老师编写,实验二十三、实验二十四由王春国老师编写,实验二十五由赵立青老师编写,实验二十六由赵立青、陈容容老师编写,实验二十七由周浩老师编写,实验二十八由朱正茂老师编写,实验二十九由张金红、邓飞、赵玉红老师编写,实验三十由安军老师编写。
本书的出版得到南开大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南开大学教务处的经费资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编写力求严谨、准确,但鉴于我们的水平有限,难免会有不当之处,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查看全部↓
目录
前言
实验一小鼠的形态与结构1
实验二小鼠重要脏器石蜡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与观察6
实验三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分类鉴定12
实验四应用蜻蜓成虫对天津市区水环境进行生物监测与评价18
实验五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观测20
实验六膜片钳实验四种记录模式的建立和神经细胞通道电流的记录24
实验七植物石蜡切片的制作28
实验八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分析32
实验九干旱胁迫对羊草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研究35
实验十不同光周期处理对浮萍淀粉积累的影响42
实验十一植物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45
实验十二叶绿体分离与体外转化50
实验十三拟南芥突变体表型分析及基因型鉴定55
实验十四在烟草叶片中瞬时表达研究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61
实验十五病原菌毒力因子的调控及细胞毒性测试65
实验十六乳酸链球菌产乳链菌素Nisin的定量检测70
实验十七人、小鼠、鸡和两栖类动物外周血细胞形态与结构的比较性研究75
实验十八细胞凋亡检测77
实验十九不同药物处理后对肿瘤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81
实验二十电击诱导动物细胞融合技术85
实验二十一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细胞中的内质网88
实验二十二利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研究细胞有丝分裂91
实验二十三理化诱变处理对哺乳动物细胞微管骨架的影响96
实验二十四肿瘤细胞染色体组蛋白(H3K4)双甲基化修饰的免疫荧光检测98
实验二十五小鼠肺组织切片Galectin1基因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02
实验二十六二维电泳检测热休克处理对细菌蛋白表达谱的影响106
实验二十七用AKTA prime plus蛋白质层析系统纯化绿色荧光蛋白(GFP)113
实验二十八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120
实验二十九高压液相色谱法在食品安全、农药残留等分析中的应用126
实验三十静电纺丝纤维膜的制备及其细胞亲和性评价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