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大的市立法研究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专门研究城市立法的学术专著,该书从城市立法发展的历史脉络出发,详细分析了较大的市立法权产生、停滞、扩张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法治原因,该书通过挖掘大量的数据和历史事实,对较大的市立法的权限、批准、备案、评估等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最后,该书预测了中国未来城市立法的发展方向,指出城市立法最终将会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会出现各种形式的城市群立法,将中国地方法治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在胡绳同志倡导和主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组成编委会,从全国每年毕业并通过答辩的社会科学博士论文中遴选优秀者纳入《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项工作已持续了12年。这12年所出版的论文,代表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科学各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水平,较好地实现了本文库编辑出版的初衷。
编辑出版博士文库,既是培养社会科学各学科学术带头人的有效举措,又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积累,很有意义。在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之前,我就曾饶有兴趣地看过文库中的部分论文,到社科院以后,也一直关注和支持文库的出版。新旧世纪之交,原编委会主任胡绳同志仙逝,社科院希望我主持文库编委会的工作,我同意了。社会科学博士都是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社科学者是我们社会科学的未来,我们有责任支持他们更快地成长。
每一个时代总有属于它们自己的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研究带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希望包括博士在内的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密切关注、深入研究21世纪初中国面临的重大时代问题。离开了时代性,脱离了社会潮流,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就要受到影响。我是鼓励青年人成名成家的,这是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但问题在于,什么是名呢?名,就是他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如果没有得到社会、人民的承认,他的价值又表现在哪里呢?所以说,价值就在于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回答和解决。一旦回答了时代性的重大问题,就必然会对社会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你也因此而实现了你的价值。在这方面年轻的博士有很大的优势:精力旺盛,思想敏捷,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但青年学者要多向老一辈学者学习,博士尤其要很好地向导师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优势,研究重大问题,就有可能出好的成果,实现自己的价值。过去12年入选文库的论文,也说明了这一点。
什么是当前时代的重大问题呢?纵观当今世界,无外乎两种社会制度,一种是资本主义制度,一种是社会主义制度。所有的世界观问题、政治问题、理论问题都离不开对这两大制度的基本看法。对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学者都有很多的研究和论述;对于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学者也有过很多研究和论述。面对这些众说纷纭的思潮和学说,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从基本倾向看,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政治家论证的是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长期存在的“必然性”;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当然要向世界、向社会讲清楚,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一定能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一定能通过社会主义来实现全面的振兴。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用自己的理论来解决,让外国人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是行不通的。也许有的同志会说,马克思主义也是外来的。但是,要知道,马克思主义只是在中国化了以后才解决中国的问题的。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同样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教条主义是不行的,东教条不行,西教条也不行,什么教条都不行。把学问、理论当教条,本身就是反科学的。
刘雁鹏,1988年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曾为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2014年7—8月)。主持或参与罔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省部级项目三项,点校民国法学专著一部,曾发表论文数十篇。
引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理论及实践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规范分析的方法
二 实证分析的方法
三 法经济学的方法
四 法社会学的方法
第四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评述
第五节 结构内容与创新
第一章 较大的市立法:文本、理论、历史
第一节 较大的市立法:法律文本
一 宪法
二 地方组织法
三 立法法
四 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
第二节 较大的市立法:理论背景
一 中央集权理论
二 地方分权理论
三 均权理论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关于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理论
第三节 较大的市立法:历史研究
一 国务院批准较大的市的背景
二 国务院批准较大的市的依据
三 国务院批准较大的市的停滞
四 重启较大的市的原因
第二章 较大的市立法权的证成
第一节 证成理由之一:合理
一 城市治理复杂性需要执行性立法
二 城市差异性扩大需要自主性立法
三 风险社会新情况需要先行性立法
第二节 证成理由之二:合宪
一 较大的市立法违宪说
二 较大的市立法合宪证明
第三节 证成理由之三:符合中国国情
一 我国城市类立法现状
二 红头文件的危害
三 赋予城市立法的利好
第三章 较大的市立法权限与空间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节 较大的市地方立法权限与空间概述
一 立法空间与立法权限
二 较大的市立法权限
三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立法权划分的理论
一 立法权限划分标准问题
二 中央和地方立法分权模式及完善
三 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
四 结论:较大的市立法权限
第三节 较大的市立法空间的实践
一 较大的市立法空间概述
二 较大的市立法空间存在的问题
三 针对较大的市立法空间完善的若干建议
第四章 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批准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批准的理论研究
一 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批准概述
二 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批准的条件
第二节 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批准的实践
一 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批准的实践概述
二 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批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三 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批准的完善
第五章 较大的市立法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较大的市立法评估理论
一 较大的市立法评估概述
二 较大的市立法评估的方法
三 较大的市立法评估的指标
第二节 较大的市立法评估实践
一 较大的市立法评估实践概述
二 较大的市立法评估实践分析
三 较大的市立法评估的完善
第六章 较大的市立法展望
第一节 较大的市立法发展趋势预测
一 影响城市立法发展趋势的因素
二 全国城市化进程数据分析
三 较大的市与其他地级市数据对比
四 权力下放的政治决策
五 较大的市立法趋势预测
第二节 较大的市立法到城市立法
一 拥有立法权城市数量增加引发的争议
二 对争议的评论及反驳
三 完善城市立法的若干建议
第七章 较大的市个案分析——以珠海为例
第一节 珠海立法权的取得
一 特区立法阶段
二 两法并存阶段
三 两法共处阶段
第二节 珠海立法的实施
一 珠海立法效率高
二 特区立法比例大
三 立法质量有保障
四 立法领域覆盖广
第三节 珠海立法的成就
一 科学民主立法举措得力
二 立法引领改革成效显著
三 “立法试验田”作用明显
第四节 珠海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 立法公开存在遗漏
二 立法计划有待强化
三 新区立法亟须加强
四 人大立法有待强化
五 一市两法仍存混乱
第五节 珠海立法今后的建议
一 健全人大立法公开
二 公开计划执行情况
三 完善自贸新区立法
四 加强人大主导立法
五 克服一市两法矛盾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