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已经成为21世纪基本生存技能之一,而且相关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数不清的各种应用软件把我们的计算机世界点缀得多姿多彩,其内容也涉及计算机应用的各个方面,如对图片、视频的简单处理,网络的基本维护,操作系统的防护与优化等。
为了方便教师使用,《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改革丛书》配备了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包,包括素材、电子教案等。《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改革丛书》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各种常用工具软件的应用也日益普遍。利用这些软件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计算机的潜能,使用户操作和管理个人计算机更加方便、安全和快捷。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本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方向课程之前必须学习的基础性核心课程。内容围绕《通用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目标,强调实用性和操作性,采用学习单元与工作活动的编排方式,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反映时代特征与专业特色,遵循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认知与技能形成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支撑行动导向的教学。
本书是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编写的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入门教材,书中精选当前各类工具软件中最常见、最好用的软件作为讲解对象,力求让学生可以熟练、快捷地应用这些软件。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水平和特点,本书注重突出以下特色:
1.在具备一定的知识系统性和知识完整性的情况下,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2.使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零距离接触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
3.按照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讲解各个知识点,选择大量与知识点紧密结合的案例。
4.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和再学习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36课时。
参与市级课题《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整体改革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获北京市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获北京市教委教学成果二等奖),并担任计算机应用子课题副组长;参与校级课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网管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研究》,,参与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研讨与教学计划的修订,为学校编写和改写了多份教学大纲; 2008年,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参加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实验项目――网络技术专业项目组,负责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广域网接入与监管》的开发工作,主笔撰写了《广域网接入及监管》的课程标准与课程讲义。
学习单元1 体验系统管理 1
工作任务1 选择、安装软件 2
工作任务2 系统测试、优化 7
工作任务3 磁盘工具的使用 16
工作任务4 使用光盘工具 27
学习单元2 成为网络高手 38
工作任务1 使用文件传输工具 39
工作任务2 使用网络即时通信工具 49
工作任务3 使用网络浏览器工具 58
工作任务4 使用电子邮件管理工具 63
工作任务5 使用网络安全工具 71
工作任务6 使用网络管理工具 78
学习单元3 应用多媒体工具 86
工作任务1 使用图形图像处理工具 87
工作任务2 使用音频视频处理工具 107
工作任务3 使用翻译工具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