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第5版)》介绍了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硬件结构,以三菱的FX系列为例,介绍了PLC的编程元件与指令系统、梯形图的经验设计法、根据继电器电路图设计梯形图的方法、以顺序功能图为基础的顺序控制设计法和3种顺序控制编程方法,这些设计方法很容易被初学者掌握,用它们可以得心应手地设计出任意复杂的开关量控制系统的梯形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第5版)》还介绍了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PLC的型号选择与硬件配置的确定,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和降低硬件费用的方法,PLC在模拟量闭环控制中的应用等内容。介绍了FX系列的3种通信协议和通信的编程实例。书中附有习题、部分习题答案和实验指导书。
根据PLC的发展动向和国内PLC应用的深入发展,对本书做了以下的补充和修改:第一,仍然以目前应用面广、容易入门的三菱公司的FX系列PLC为主要讲授对象。第二,介绍了三菱第三代微型PLCFx3u和Fx3uc的功能,以及为Fx3u和Fx3uc新增的应用指令。第三,删除了仿STL指令的编程方法,调整了编程方法中的例程,使之更便于教学。第四,因为在网上很容易下载FX系列的中文编程手册,可以在编程手册中查阅应用指令的详细信息,所以删除了使用应用指令的一些细节,重点介绍了应用指令的基本功能。对某些很少使用的应用指令只作简单的介绍。第五,为了使读者加深对应用指令的理解,增加了大量的应用指令编程实例。第六,增加了对计算机链接通信协议、PLC间简易链接通信协议和并联链接通信协议的详细介绍,给出了编程实例。第七,删除了当前已经使用得不多的手持式编程器的内容,增加了对编程软件的介绍。介绍了程序中不能显示中文注释的解决方法。第八,增加了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实验、应用指令编程实验、子程序与中断程序实验和外部修改定时器设定值实验。增强了顺序控制编程方法的实验。
第1章 概述
1.1 PLC的历史与发展
1.2 PLC的基本结构
1.3 PLC的特点与应用领域
习题
第2章 PLC的硬件与工作原理
2.1 PLC的物理结构
2.2 CPU模块
2.3 开关量I/O模块
2.4 PLC的工作原理
2.5 FX系列PLC性能简介
2.6模拟量输入模块与模拟量输出模块
2.7 高速计数器模块与运动控制模块
2.8 编程设备与人机界面
习题
第3章 PLC的编程语言与指令系统
3.1 PLC的编程语言概述
3.2 FX系列PLC梯形图中的编程元件
3.3 FX系列PLC的基本逻辑指令
习题
第4章 梯形图程序的设计方法
4.1 梯形图的基本电路
4.2 梯形图的经验设计法
4.3 根据继电器电路图设计梯形图的方法
4.4 顺序控制设计法与顺序功能图
习题
第5章 顺序控制梯形图的编程方法
5.1 使用STL指令的编程方法
5.2 使用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方法
5.3 以转换为中心的编程方法
5.4 各种编程方法的比较
5.5 具有多种工作方式的系统的编程方法
习题
第6章 。FX系列PLC的应用指令
6.1 应用指令概述
6.2 程序流向控制指令
6.3 比较、传送与数据变换指令
6.4 算术运算与字逻辑运算指令
6.5 循环移位与移位指令
6.6 数据处理指令
6.7 高速处理指令
6.8 方便指令
6.9 外部I/O设备指令
6.10 外部设备(SER)指令
6.11 浮点数运算指令
6.12 时钟运算指令
6.13 其他指令
6.1 4FX3U与FX3UC系列新增的指令
习题
第7章 PLC的通信与工业自动化通信网络
7.1 概述
7.2 计算机通信的国际标准
7.3 FX系列PLC的通信功能与通信模块
7.4 计算机链接通信协议
7.5 并联链接通信协议与N:N链接通信协议
7.6 无协议通信方式与RS通信指令
习题
第8章 模拟量模块应用与PID闭环控制
8.1模拟量模块的使用方法
8.2 PLC在模拟量闭环控制中的应用
习题
第9章 PLC在工业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9.1 PLC的型号选择与硬件配置的确定
9.2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步骤
9.3 降低PLC控制系统硬件费用的方法
9.4 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习题
第10章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10.1 程序的生成与编辑
10.2 PLC的在线操作
10.3 程序监控与参数设置
附录
附录I实验指导书
附录Ⅱ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IIIFx系列应用指令简表
参考文献
(1)编程方法简单易学
考虑到企业中一般电气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传统读图习惯,PLC配备了他们易于接受和掌握的梯形图语言。梯形图语言的电路符号和表达方式与继电器电路原理图相当接近,只用PLC的20几条开关量逻辑控制指令就可以实现继电器电路的功能。通过阅读PLC的使用手册或接受短期培训,电气技术人员或电气技术工人只需要几天时间就可以熟悉梯形图语言,并用来编制用户程序。编程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也很简单,上述特点是PLC近年来得到迅速普及的原因之一。
(2)硬件配套齐全,用户使用方便
PLC配备有品种齐全的各种硬件装置供用户选用,用户不必自己设计和制作硬件装置。用户在硬件方面的设计工作,只是确定PLC的硬件配置和设计外部接线图而已。PLC的安装接线也很方便,各种外部接线都有相应的接线端子。
PLC的输出端可以直接与AC220V或DC24V的强电信号相接,它还具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可以直接驱动一般的电磁阀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
(3)通用性和适应性强
由于PLC的系列化和模块化,硬件配置相当灵活,可以组成能满足各种控制要求的控制系统。硬件配置确定后,可以通过修改用户程序,方便快速地适应工艺条件的变化。
(4)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使用了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由于触点接触不良,容易出现故障。PLC用软件代替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仅剩下与输入和输出有关的少量硬件元件,接线可以减少到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因此触点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大为减少。
绝大多数用户都将可靠性作为选择控制装置的首要条件。PLC使用了一系列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措施,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数万小时以上,可以直接用于有强烈干扰的工业生产现场,PLC已被广大用户公认为最可靠的工业控制设备之一。事实上,在PLC控制系统中发生的故障,绝大部分都是由PLC外部的开关、传感器和执行元件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