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紧紧围绕信号的产生、放大、运算、处理与变换等内容进行讲解。其内容包括: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及单元电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功率放大电路、模拟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模拟信号产生电路和直流电源。《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器件、新电路不断涌现。华北电力大学电子学教研室根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总结“电子技术基础系列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本教材,将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和优秀生培养思路及成果融入到教材编写之中。教材更加突出实际电路的应用。
本书紧紧围绕信号的产生、放大、运算、处理与变换等内容进行讲解。其内容包括: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及单元电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功率放大电路、模拟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模拟信号产生电路和直流电源。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的特点如下。
(1)本书在借鉴国内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了精选与整合,精简和优化了经典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适当增加了现代模拟电子技术知识的比重。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更新课程内容,介绍当代先进的电子技术知识;进一步淡化内部电路的分析和计算,重点介绍典型电路的外特性和应用;突出模拟集成电路的应用。
(2)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对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适度将科研实践中的一些实用电路引入教材中。
(3)书中安排了适量的思考题、例题、自我检测和习题,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和基本方法。
(4)将电子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引入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教材每章章末安排2~3个Multisim仿真实例,以利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通过将理论课、仿真实验和实际实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由华北电力大学电子学教研室组织编写,谢志远任主编,尚秋峰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老师有何玉钧、刘童娜、马海杰、刘立、黄怡然、张宁、王健健、胡智奇等。
编写一部优秀教材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需要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学术积累。因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第1章 绪论
1.1 信号及分类
1.1.1 信号
1.1.2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1.2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1.2.1 模拟电路
1.2.2 数字电路
1.3 如何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1.3.1 课程特点
1.3.2 如何学好该课程
第2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
2.1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2.1.1 半导体材料及其导电特性
2.1.2 本征半导体
2.1.3 杂质半导体
2.2 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性
2.2.1 PN结的形成
2.2.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2.2.3 PN结的伏安特性
2.2.4 PN结的电容效应
2.3 半导体二极管
2.3.1 二极管的结构
2.3.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2.3.3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2.3.4 二极管的等效电路
2.3.5 二极管基本应用电路及分析方法
2.4 稳压二极管
2.4.1 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2.4.2 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2.4.3 稳压二极管基本应用电路
……
第3章 双极型BJT及其放大电路
第4章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第5章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及单元电路
第6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第7章 功率放大电路
第8章 模拟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申
第9章 模拟信号产生电路
第10章 直流电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