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的史,亦即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史。古代的学术史是中国哲学史的前史;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哲学史的创立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哲学史的书写进入到对子结构和螺旋结构"阶段;同一时期的港台学者也在中两哲学的融通下展开了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国哲学史学史是一个可以质疑但无法绕过的事实存在,柴文华主编的《中国哲学史学史(精)》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尝试性研究,相信在客观呈现中国哲学史学科发展历史的同时会为当下和未来的中国哲学史书写提供重要启示。
柴文华,哲学博士,黑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国学学会会长等职。专著有《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研究》等十余部,主编有《冯友兰思想研究》,与人合作主编有《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稿》。曾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多次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很好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奖励。近年来又获模范教师、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和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哲学和中国伦理思想史。
●绪论
●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前史
●引言
●先秦学术史研究
●《庄子·天下》的学术史思想
●第二节《荀子·非十二子》的学术史思想
●第三节《韩非子·显学》中的学术史思想
●第二章汉至唐代的学术史研究
●汉代的学术史思想
●第二节汉至唐代佛教领域的学术史研究
●第三章宋至清初的学术史研究
●宋代以灯录体为核心的佛教史研究
●第二节《伊洛渊源录》
●第三节《圣学宗传》
●第四节《理学宗传》
●第四章黄宗羲的学术史思想
●形成原因
●第二节学术史规律论
●第三节学术史方法论
●第四节对黄宗羲学术史思想的省思
●部分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