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太极五十二势/武家学派典藏系列丛书》是2018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2018年)规划项目(江西省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8TY13)、2018年江西省体育科研课题重点项目(江西省武术史志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编号2018010)等研究成果。该成果从基本介绍脏腑学说及其关系、手型与步型、动作图解及要领和桩法心法与气法进行了研究和论述。象形太极五十二势在上饶师范学院、山西大学和全国37家象形太极拳传承基地进行了试点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上饶师范学院杨维教授撰写的《象形太极五十二势》,辛桂维副教授撰写的《象形太极十三势》和杨晓斌博士撰写的《象形太极五十二势技击法》三部专著,被人民体育出版社列入“武家学派典藏系列丛书”第一卷,这在我校体育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展现了我校象形太极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原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博士生导师杨桦教授,欣然为本系列丛书题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即学识渊博才能成为他人之师,行为端正才能成为人之典范,也是上饶师范学院的校训。杨桦教授的题词寓意深刻,寄意深远。作者又嘱余作序,数次请免未得允准,只得补缀以下文字,以为序言。
杨维教授有历时10年的海外留学和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经历,至今仍担任菲律宾卡威迪国立大学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他从事高等教育几十年,涉猎体育哲学、体育史、民族传统体育等学科领域,学术积淀深厚,研究成果丰富。2018年3月,杨维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被上饶师范学院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到我校体育学院,承担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工作,成立了“上饶师范学院武家学派研究中心”,作为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运动健康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江西省一流体育教育专业建设重点支撑的科研机构,搭建了国际高等教育学术交流的平台。
杨维教授的武学研究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他致力于传承家传武学——象形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基本理论、功理功法、拳术内容、器械套路、实战操手和练气发劲六个方面,对理论和技术体系进行了学术梳理、挖掘整理、保护保存和重组构建,把它们精确归类到武家学派的武术技术范畴之中。杨维教授按照“武”的不同历史时期及其发展脉络,把“武”进行了层级化,提出“武的层级理论”和“武家学派”简称“武家”的概念,构建“武家学派五大体系”,提炼中国武术哲学思想体系——武家思想体系和武道精神,从兵技巧家中分离独立出来,填补了诸子百家中武家学派的空白。
杨维,男,字维子,号阜剑,祖籍山西永济,1967年11月27日出生,黑龙江青冈人,双博士学位、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饶师范学院武家学派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兼职菲律宾卡威迪国立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审专家、《武术研究》杂志编委和通讯评审专家,象形太极(太极十三形)第七代传承人。
主要从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史等方面研究。学术观点提出“武的层级理论”和“武家学派”简称“武家”的学说,构建“武家学派五大体系”。主持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4项、横向课题14项、出版学术专著30部、教材9部、工具书12部、武术DVD教学片101部,发表学术论文27篇。
第一章 基本介绍
第一节 名称由来
第二节 动作名称
第三节 练法歌诀
第四节 健身功效
第二章 脏腑学说及其关系
第一节 脏腑学说
第二节 五脏
第三节 六腑
第四节 奇恒之府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手型与步型
第一节 基本手型
第二节 基本步型
第四章 动作图解及要领
第一节 起势四势
第二节 龙形四势
第三节 蛇形四势
第四节 燕形四势
第五节 猴形四势
第六节 虎形四势
第七节 豹形四势
第八节 马形四势
第九节 鸡形四势
第十节 鹤形四势
第十一节 熊形四势
第十二节 狮形四势
第十三节 鹰形四势
第十四节 鹞形四势
第十五节 收势四势
第五章 桩法心法与气法
第一节 名词解释
第二节 三法合一论
第三节 吐纳换气法
第四节 站桩采气法
附录 象形太极拳传承谱系及专家述评
一、象形太极拳传承谱系
二、“象形太极五十二势”专家述评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