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创作的四十八首钢琴乐曲《无词歌》,近年来,许多音乐家都认为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的音乐者,都受到了流行音乐作品那过高的人气影响,这种是一种损害,这种损害无论是在作品种类上还是在音乐内在程度上都受到了非音乐作品本身的过高人气的影响。这样的流行只能对作品产生负面影响,毕竟作品的范围和意图是有限的。结果,有些人由于经常使用和漫不经心的表演而让作品变得陈腐不堪。在20世纪的许多人看来,维多利亚时代客厅和“年轻女子学院”的气氛似乎还停留在门德尔松艺术这些精致标本的平静措辞上。没错,人类情感的深层表达很少能在《无词歌》中找到,但是,在面临现代社会的压力而紧张的日子里,许多朴实而有吸引力的作品中所体现的优雅和魅力起到了平衡的作用,进一步说,尽管必须承认,随着时间的流逝,一部分作品可能会失去它们最初的新鲜感,但绝大多数作品仍保有力量,能让人们对那些依旧把完美的技艺和明晰的风格视为真正的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的人产生钦佩之情。
门德尔松创作的四十八首钢琴乐曲《无词歌》(LiederohneWorte/SongswithoutWords)。近年来,许多音乐家都认为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的音乐者,都受到了流行音乐作品那过高的人气影响,这种是一种损害,这种损害无论是在作品种类上还是在音乐内在程度上都受到了非音乐作品本身的过高人气的影响。这样的流行只能对作品产生负面影响,毕竟作品的范围和意图是有限的。结果,有些人由于经常使用和漫不经心的表演而让作品变得陈腐不堪。在20世纪的许多人看来,维多利亚时代客厅和“年轻女子学院”的气氛似乎还停留在门德尔松艺术这些精致标本的平静措辞上。没错,人类情感的深层表达很少能在《无词歌》中找到,但是,在面临现代社会的压力而紧张的日子里,许多朴实而有吸引力的作品中所体现的优雅和魅力起到了平衡的作用,进一步说,尽管必须承认,随着时间的流逝,一部分作品可能会失去它们最初的新鲜感,但绝大多数作品仍保有力量,能让人们对那些依旧把完美的技艺和明晰的风格视为真正的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的人产生钦佩之情。
“无词歌”一词似乎最早是由门德尔松的姐姐范妮提出的,用以称呼门德尔松1828年创作并寄给她的一些钢琴曲。但是当最早的一组《无词歌》于四年之后由Novello(诺维洛)出版社出版时,作品并没有使用“无词歌”作为标题,而是被称作“为钢琴而作的原创旋律”。起初,这些乐谱的销量不高,四年里仅卖出了约100份,但随着门德尔松经常造访英格兰而渐渐具有了知名度,这些作品也开始获得英国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并最终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获得了压倒性的人气,正如我们之前所提到的那样。
这些持续增长的赞誉毫无疑问源于作曲家的创作才华与人格魅力,特别是他在英国各地闪现的时期。此时他的身份是钢琴家、管风琴家,除此之外,他还指挥自己的作品,以在伯明翰音乐节上指挥作品《以利亚》为巅峰。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在这一时期,英国音乐品位的总体标准并不太高,好的音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使一些著名艺术大师失去了广泛传播作品的机会。因此,当《无词歌》出现时,它们朴素的魅力和新奇却易于接受的风格立即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而这是那些具有更深沉情感的作品所不能给予的。此外也很重要的是,它们易于理解和解读,与那些更为复杂的以及对于文雅的音乐家来说更为神秘莫测的钢琴作品风格不同。随之而来的结果是,这些作品在英国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它们自身具有的独特价值,同时也做出了另一种(哪怕是很小的)贡献:它启迪民众去探索更为开阔的艺术领域,去关注艺术发展过程中更为伟大的时刻。
浪漫主义时期及其影响
正如大多数音乐家所意识到的,19世纪上半叶是音乐史上所谓浪漫主义运动的繁兴与成熟时期,其间涌现出一大批抒情性创作(尤其是在德国)。其中,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最早期、最杰出的范例之一。舒伯特确实是一位抒情大师,这在他的交响曲和四重奏中也得以体现,而在他的钢琴作品如《音乐瞬间》《即兴曲》,以及戏剧配乐《罗莎蒙德》中则更为突出。此外,后继的创作者如舒曼、肖邦以及门德尔松开始展现出短小而富于想象力的、具有歌曲内涵的器乐曲是如何成为一种载体,承载了非常独特私密而又个人化的心情的。这一点显著表现在舒曼的《幻想曲集》《狂欢节》《蝴蝶》等作品中,以及肖邦的《前奏曲》《夜曲》《即兴曲》等作品中。这些创作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优美、柔情与热烈,具有特有的、自发的独创性,不断以其魅力感染着全世界的男男女女。
门德尔松对这一艺术形式的贡献也许在于其本人与其他两位作曲家不同,并非以艺术创作为手段自在地向大众倾诉自己私密情绪,同时又无损音乐所特有的光泽与魅力;或者说他的创作也无法像我们刚才所提到的作品那样,表达形式外放而实质上很含蓄。他短小的器乐曲创作在这里我们特指《无词歌》,具有乔治·格罗夫爵士(SirGeorgeGrove)所描述的那种“家常”的特征,展示出一种19世纪社会盛行的悠闲的腔调及习惯所伴随的井然有序的安详之感。它们也许并不令人兴奋,但正因它们并不追求浮夸而赢得了我们的好感。正如“细密画”,每一帧都只展现情绪的一个方面,虽或多或少有一定局限性,但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门德尔松一些艺术特征
我们本无意在此审视门德尔松形式多样且数量可观的创作为音乐艺术带来的影响,但是鉴于有很多观点都提到,这种影响更应该说是限制和束缚了那些立刻开始盲目追随他的作曲家的发展,所以最好还是花一些笔墨来谈谈这个问题。那些吸引着与他同时代的音乐爱好者的品质——优雅、活力、精练但并不厚重,在他大部分创作中都得到了妥帖的展现。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他的作品中那些浅显的部分是不难被其他作曲家模仿的,甚至其原创性和生命力还远远不及其他的作曲家。他作品中特定的“标签”或习性被一群技艺不如他的英国和德国作曲家复制得淡而无味,从而使他的声誉受到损害,天才被蒙上阴影。门德尔松本人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这从他1839年3月4日写给乐谱出版商西姆洛克(Simrock)的一封信中可以看出。他写道:“我无意创作《无词歌》了,任凭汉堡人评头论足去吧!①如果天地间有的仅仅是如此多的虫豸,那么至少没人会去在乎。现在真的有太多类似风格的音乐了。”但同时他恐怕没有发现,危机不仅存在于这些作品中,还包括有很多大部头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特定乐句的转句和终止式类型频繁出现,长远来看易流于模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