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11章,具体内容包括郊区景观里不同层次的命名、战后城市蔓延的案例分析、电子住宅和布满电网的邻里和理性城市等。
中国城市发展的问题及其原因不与美国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相同。但是,城市理性增长所基于的逻辑和思辨,如因果关联、对症下药,对追求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是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前言
第一章 绪论和概要
特里·S.索尔德
第二章 郊区是什么?——郊区景观里不同层次的命名
(1820~2000年)
多洛雷斯·海登
第三章 硅谷都圣何塞是怎样迷失方向的——战后城市
蔓延的案例分析
格伦娜·马修斯
第四章 电子住宅、布满电网的邻里和理性城市
威廉·J.米切尔
第五章我们怎样认出所遇到的理性增长
阿瑟·C.纳尔逊
第六章 给理性增长提倡者的七个明智(但可能不切实际的)
目标
亚历克斯·克里格
第七章 更理性的标准和规则——使下级分区的空间模型
多样化
埃兰·本一约瑟夫
第八章 理性增长——法律理论和市场现实
布莱恩·W.布菜塞尔
第九章 宪法既不禁止也不要求理性增长
叶罗尔德·S.凯登
第十章 理性增长的道德准则——通向生态十诫的步骤
蒂莫西·C.韦斯凯尔
第十一章 理性增长和城市复兴
哈维·甘特
后记
作者简介
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简介
第一章绪论和概要
“那是的一段时期,也是的一段时期。”这是迪肯斯(Dickens)对美国21世纪之交经济增长的经典性描述。此次经济潮标志着20世纪90年代的结束。在当时的环境下,试图减缓商用和民用房地产的开发几乎不可能。甚至在全国庆祝千禧年后发生的经济衰退也没能改变人们用地的总体习惯。
本书的大多数章节是在美国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之前提交的。因此,大多数作者没能对此后理性增长和经济增长管理是否会面临额外的挑战作出推测。有些可能会说,缩小发展密度和加大横向扩散的倾向有了强劲的存在理由。不管这样的推测有无足够的证据,美国近期住宅的情况显示,公务员、社区企划者和学术界仍需讨论和考虑一系列可以改变怎样增长、在哪儿增长的措施。我认为,和几年前相比,我们有很多有说服力的理由在现在出版这本书。
“理性增长”一词的普遍使用是在19世纪中期出现的,并且会在未来的几年里越来越频繁地被使用。多样化的利益群体联盟赋予了这个概念的可信性和能动力。一些州的规划提议就是建立在理性增长的原理之上。但是,理性增长这个概念除了字面上与“愚蠢增长”相反外,那么它具体有什么含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