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民间文学丛书》各分卷所收文章多为民间百姓口口相传之作,有的故事流传时间久远,在流传过程中于不同地区可能演变成不同的版本。
《黑龙江民间文学丛书》立足于选编内容的完整性及多样性,为了能向读者全面展示黑龙江各地区的民间文学,均予以收录。并且在收录、出版过程中,不做具体分类,各文章按照名称首字汉语拼音进行排序。
黑龙江地区具有独特的方言体系,在整理收录各文章时,均原汁原味将其展示,以体现丰富多彩的东北方言,并未做其他多余的文学美化装饰。
民间文学更侧重民间性,口语特点强烈,在编辑本套丛书时,我们只是对其中某些明显讹误进行订正,从而保存故事在民间流传时的口语形态,保留了其趣味性、地方性、故事性。
《七台河卷/黑龙江民间文学丛书》主要收录了七台河地区的民间文学作品。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北疆,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上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每当冬季来临之际,万物肃杀,大地一片银装素裹。正如《红楼梦》中那句人皆可诵的诗句:“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黑龙江省的历史也如同它的气候一样,更迭起伏,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是出现诸多空白,让今天的史学工作者费尽猜测。
一、孕育黑龙江民间故事的生态环境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欧亚大陆东部、东北亚的中心区域,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因境内最大的河流黑龙江而得名。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黑龙江省地处北纬43°26′-53°53′,东经121°11′-135°05′,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全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居全国第6位。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水陆相连,边境线总长2000余千米。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界江,全长4440千米(海拉尔河为源),干流全长2821千米,其中中国境内流域面积89.1万平方千米。两岸植被完好,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生态环境,是世界上四大无污染水系之一。这条粗犷、寂静的大河山远水长,岛屿星罗棋布,是开发界江国际旅游的珍贵资源。
黑龙江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境内两、北、东三面有逶迤起伏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老爷岭等两大山区。在地图上,黑龙江省的形状很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南北长约1120千米,东西宽约930千米,地势大致是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西南部低。地貌类型比例:山地、丘陵占60.5010,余为平原、水面及其他。
黑龙江省地处欧亚大陆东缘,深受日本海海洋季风的影响,南北相距10个纬度,从北到南分为寒温带和中温带,气候的地域差异明显。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大于40℃,大兴安岭地区大于44℃。黑龙江省冬长夏短,全省大部分地区冬季都长达6个月以上(205-215天);有些地方可达8个月左右(220-265天),夏季不足1个月;甚至有一半左右的地区春秋相连,没有真正的夏季。西南部夏季最长也只有50天。冬季的北疆,坚冰锁寒江,瑞雪铺大地,为开展冰雪运动,制作冰灯、雪雕创造了条件;连绵起伏的山地,过去是冬季狩猎的好去处,如今是建设滑雪场的理想地。
黑龙江省总体生态环境呈现出特殊的多样性和相对的整体性。大、小兴安岭不仅是黑龙江省,也是东北、华北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黑龙江省资源丰富,大森林、大草原、大沼泽、大田作物都是国内罕见的,同时在国际上也颇闻名。森林覆盖率、木材蓄积量和木材产量均居中国之首。黑龙江省拥有世界公认的黑土带、大豆带、玉米带和奶牛带,非常适合发展粮食生产和畜牧业生产,尤其适合发展生态绿色食品生产;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高于全国其他省份2-5倍,素以世界三大黑土平原之一和中国“黑土地之乡”著称,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战略后备基地,是大豆、玉米、水稻等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主产区。
丛坤,黑龙江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民俗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东北文学与民间文学及民俗学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代表性成果是由其策划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黑龙江馆主题“冰雪,让我们与众不同”,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海内外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安良除魔王
白大姐变乌鸦
宝狗(一)
宝狗(二)
宝狗(三)
宝镜
避灯祭神歌
不由人
彩礼单
苍子开花
虫咬不孝人
锄头的传说
聪明的小马五
打铜锣吹不拉
大格格才十四
大粒儿和小粒儿
大神祭辞
第一代煤矿工人
第一口煤井
躲宝镜
阿弥陀佛
鹅是美女变的
二龙山
范丹的传说
飞东飞西永不离
凤凰照火鸡
凤仙变孔雀
父亲十八儿子也十八
哥俩与铜锣
勾勾挠
狗腿子和狗尿尿抬腿的来历
蛤蟆的由来
海鸥姑娘
貉子和獾子
黑面馍和白面馍
黑珠子
红灵
红石头
后老婆针
狐仙洞的传说(一)
狐仙洞的传说(二)
画中跳下个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