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十一五”规划教材:光纤传输与网络技术
定 价:32 元
当前图书已被 1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李鉴增,陈新桥 著
- 出版时间:2009/1/1
- ISBN:9787504357366
- 出 版 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N929.11
- 页码:212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开
《光纤传输与网络技术》共分12章,包括光纤与光缆、光源、光调制与解调、光放大器(含EDFA、拉曼光纤放大器等)、光无源器件、光纤传输系统、光纤骨干网(含光复用、光交换、全光网等)、光城域网(含万兆以太网和动态分组传输、环形分组传输等)、光局域网(含EPON、GPON等无源光网络)、光接入网、光通信指标的测量、相干光系统和光孤子系统等。
《光纤传输与网络技术》全面、系统、完整、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先进、实用、最新的光纤传输与网络技术,为读者提供一本简明扼要、内容充实的书籍。
《光纤传输与网络技术》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和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广播电视、通信、信息行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时学习参考。
近三十年来,光纤传输和网络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采用多模光纤和O.85um的发光二极管(LED)的第一代光纤传输,发展到采用各种单模光纤和EDFA、拉曼光纤放大器、光孤子技术等的现代光传输技术;从点对点的光纤通信,到利用各种现代交换技术、路由技术组成的各种光纤网络;从覆盖范围仅几千米的局域网到覆盖范围达成千上万千米的广域网;从只能传输很少信息的模拟光纤网到采用密集波分复技术,在一根光纤中可以传输几十Tb/s的数字传输系统……
在我国广播电视系统,光纤传输与网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国广播电视光纤干线网已连通了除西藏以外的境内各省、市、自治区,绝大多数省、市也把光纤干线铺到了县、市,甚至乡、镇、村一级;越来越多的有线电视网络采用EPON等无源光纤技术接入用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根据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和光纤传输技术实际工作的需要,本书主要介绍光纤传输与网络技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以及光纤传输新技术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全书共分12章,包括光纤与光缆、光源、光调制与解调、光放大器、光无源器件、光纤传输系统、光纤骨干网、光城域网、光局域网、光通信指标的测量、相干光系统和光孤子系统等。力图科学、全面、系统、完整、深入浅出地介绍先进、实用、最新的光纤传输与网络技术,为读者提供一本简明扼要、内容充实的书籍。
本书第6章、第9章和第10章主要由陈新桥编写,其余9章主要由李鉴增编写。初稿完成后,又交换进行了修改与补充。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和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广播电视、通信、信息行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时学习参考。由于时间仓促,作者的水平有限,难免出现一些疏漏甚至错误,敬请读者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作者特别感谢中国传媒大学领导、教务处和信息工程学院领导以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领导和王本玉编辑对本书出版的支持。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对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前言
第1章 光纤与光缆
1.1 光纤的结构和分类
1.2 光纤的传光原理
1.3 阶跃光纤中电磁波的传输模式
1.4 光纤的特性
1.5 单模光纤
1.6 塑料光纤
1.7 光缆
第2章 光源
2.1 激光的基本原理
2.2 激光的特点
2.3 激光器
第3章 光调制与解调
3.1 光信号的副载波强度调制
3.2 直接调制和间接调制
3.3 半导体激光器的直接调制
3.4 外调制器
3.5 非线性失真补偿
3.6 光信号的解调
3.7 直接调制多路调幅光发射机
3.8 外调制多路调幅光发射机
3.9 光接收机
3.1 0数字光纤收发设备
第4章 光放大器
4.1 间接光放大器
4.2 半导体光放大器(SOA)
4.3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4.4 掺镨氟化物光纤放大器(PDFA)
4.5 光纤拉曼放大器
4.6 布里渊光放大器
第5章 光无源器件
5.1 光功率分配耦合器
5.2 光衰减器
5.3 光隔离器
5.4 滤光器
5.5 光连接器
5.6 光开关
5.7 波分复用器件
第6章 光纤传输系统
6.1 光纤传输系统简介
6.2 副载波复用(sCM)光纤传输系统
6.3 数字光纤传输系统
6.4 光纤传输系统性能指标
第7章 全光骨干网
7.1 全光网概述
7.2 光复用技术
7.3 光交换技术
7.4 全光骨干网
第8章 光城域网
8.1 光城域网概述
8.2 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
8.3 万兆以太网
8.4 动态分组传输(DPT)技术
8.5 弹性分组传输(RPT)技术
8.6 自由空间光城域网
第9章 光接入网
9.1 光接入网概述
9.2 光接入网的系统结构
9.3 有源光网络
9.4 无源光网络(PON)
9.5 HFC接入网
9.6 光以太网
第10章 光通信指标的测量
10.1 光测试仪器
10.2 光纤光缆指标测量
10.3 光性能指标的测量
第11章 相干光系统
11.1 相干光通信的基本原理
11.2 相干光通信的激光器
11.3 光调制方式
11.4 相干光通信的混频增益和信噪比
11.5 光接收机的灵敏度
11.6 相干光通信的特点
11.7 相干光通信的应用前景
第12章 光孤子系统
12.1 光纤传输中的非线性薛定格方程
12.2 非线性薛定格方程的孤子解
12.3 光孤子的能量补偿
12.4 单信道光孤子系统
12.5 多信道光孤子系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