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这部小集子里的,是从2008年到2019年间撰写的网络文学评论文章。它们一部分是我在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时,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和业余作者的“读后感”;一部分则是我调到文联进入所谓“专业岗位”以后的思考。这些文章绝大部分都在专业报刊上发表过,少数没有发表的也以发言的形式在相关省作协和中国作协的研讨会上交流过。
收入《网络文学:观察、理解与评价》中的这些文章中的观点还有互相“打架”的现象,在文学评论之路的启蒙老师、河北前辈批评家王力平先生曾就这个问题向发出过“预警”。但此次在编选文章时,除恢复了个别文章在发表时因为篇幅原因做了删节的本来面目外,没有做观点上的修改,一方面,已经印在原发报刊上的白纸黑字是赖不掉的,一贯认为老实承认不足比证明自己没错更重要;另一方面,网络文学是一个尚在发展中的文学现象,社会上、文学界和学术界对它的认识始终在变化,我的观点似乎也为这种变化提供着微不足道的佐证。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的生产与消费快速增长,新媒体的崛起带来了文学发展格局的变化,网络文学成为贯穿电影、电视、网络游戏、图书出版等产业链条的新兴文化现象。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文学研究相对滞后:一方面,一些网络文学研究者的文学理念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框架,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较为迟缓,直接挪用长期形成的印刷文学和纯文学研究模式,忽略了网络文学的特殊性;另一方面,目前从事网络文学研究的学术队伍在数量、质量方面都有欠缺,对网络文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网络文学整体结构的把握较为薄弱。而且,随着网络文学的社会影响的日益增强,研究者应当加强对网络文学发展的正确引导。
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网络文学研究亟待拓展和深化。应该肯定的是,经过一批学人和评论家的辛勤耕耘,这片领地已经渐成气象。从网络文学的概念界定到评价标准讨论,从文学网站考察到网络文学生产机制探究,从网络文学新作评论到网络文学史研究,从网络文学题材类型分析到男频女频解读,从网络文学IP传播研判到网文出海观察,从网络文学历史脉络溯源到未来影响评估,从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到数字人文方法的引入……网络文学研究遍地开花,活力四射。
网络文学研究不是一块封闭的学术领域,研究者应当具有开放的视野。网络文学作为新生力量正在悄然改变当代文学整体生态,媒介技术革新与文化潮流转换是其生长、发展的时代土壤。同时,汉语网络文学从本土文学传统中不断汲取养料,从外来文化与外来文学中获得启示。在新的文化语境与媒介环境中,研究者不能把网络文学与印刷文学对立起来,不能把网络文学从社会文化潮流中剥离出来,而应该从其与周边世界纵横交错的关系中标识出它在时代坐标中的位置。学术界对于网络文学的描述,简单地贴标签的做法曾经盛行一时,不屑者讥之为“垃圾”,推崇者奉之为新创,两者逻辑如出一辙。在网络文学经历了20余年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具有更大的包容度,研究也应当更加客观,更加理性,平心静气地开掘其丰富性与复杂性。在网络已经深度介入我们的生活的背景下,边缘的网络文学正在逐渐走向主流化,网络文学和所谓的传统文学逐渐融合,和网络完全绝缘的作家与文学新作变得越来越稀罕。在速度为王的时代氛围里,对网络文学的静态分析依然有其合法性,但更应加强的是动态分析,网络文学和不同的文学种类、周边的文化产品处于动态的关系结构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网络文学具有网络性和文学性,具有独特的内部结构与运行机制,作为文化产业中的新贵与商业资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舆论场中的流量高地具有无法忽视的意识形态功能。因此,网络文学研究不仅仍然需要贴近作品的艺术分析,还需要突破学科壁垒的交叉透视,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大有用武之地。近年,一些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心理学、人工智能领域的新锐学者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别出心裁,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研究对象有可供开掘的巨大空间,这是一座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学术富矿。在某种意义上,网络文学对研究者形成了新的挑战,要求研究者更新知识结构,更新研究方法。
桫椤,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网络文艺委员会委员。著有评论集《阅读的隐喻》、专著《林海昕涛与<冠军教父>》、随笔集《自以为灯》。曾获《芳草》文学女评委奖、“钱潮杯”首届青年创意家·网络文艺评论奖、孙犁文学奖、河北文艺振兴奖等。现供职于河北省作家协会。
第一辑 观察与理解
形式之魅:网络文学的新贡献
网络文学为当代文学贡献了什么
网络文学催生新的文化可能性
放下对网络文学的傲慢与偏见
网络文学阅读:“欣阅”才能“诚服”
群众性写作视野下的网络文学观察
“被压抑”的民间性——网络写作与白话文学传统
回到本体看网文
网络文学中的民族性与大众化
网络文学的文化价值
网络文学的作者、意图与文本
“网络性”是一种文化间性
“中间道路”的商业前提及网文两面性的再认识
彰显文学立场,推介网络精品——2015年度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综述
从“小说家”到“小说+”——热门IP线下出版的现状思考
网络文学的IP表现与审美表达——2018年网络文学IP开发观察
……
第二辑 创作与批评
第三辑 作品评论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