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使得货币当局在调整政策时进入“我们看着你们,同时你们看着我们”(we're looking at you and you' relooking at us,John B.Taylor,2008)的博弈环境。《全球化条件下货币当局政策博弈与中国的策略选择》以新开放宏观经济学和博弈论为理论基础,对全球化条件下面对全球通货膨胀、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失衡三种经济状态时货币当局之间政策博弈的特征和结果进行了系统化和理论化研究。对中国货币当局在三种经济状态下的现实策略选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探讨了进一步优化中国货币当局策略选择的未来路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货币当局如何参与全球经济公共治理,并与他国货币当局展开政策博弈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遗憾的是,已有研究中以货币当局之间的政策博弈为研究对象、以帮助中国货币当局优化国际博弈策略为研究目标的成果非常有限。本书正是朝着弥补上述缺憾的方向进行努力,通过对近30年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货币当局的政策博弈实践进行系统化、理论化、模型化分析,力争能够形成一些具有政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本书以新开放宏观经济学和博弈论为理论基础,对全球化条件下面对全球通货膨胀、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失衡三种经济状态时货币当局之间政策博弈的特征和结果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中国货币当局在三种经济状态下的现实策略选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探讨了进一步优化中国货币当局策略选择的未来路径。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分析全球化与货币当局政策博弈的逻辑联系;第三章研究全球通货膨胀背景下的货币紧缩博弈;第四章研究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货币扩张博弈;第五章研究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的汇率升值博弈;第六章分析中国货币当局的现实策略选择和优化路径;第七章是全书的结论部分。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扩展而成的。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先师唐旭研究员、恩师刘士余研究员、清华大学宋逢明教授和高峰老师等前辈给予了精心细致的指导。他们严谨治学、谦和待人的大家风范,值得我终身学习。唐旭老师在病魔缠身之际仍不忘为师之责,时刻关心我论文的进展,思之令人动容。刘士余老师的叮嘱和鼓励是本书诞生的决定性因素,没有他“年轻人要解放思想,大胆研究……”一席谈话的鞭策和触动,本书能否面世以及何时面世恐怕仍是一个未知数。
陈元富,男,汉族,广西桂林人,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现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政策、金融风险管理和金融体制改革。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相关研究情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方法
二、结构安排
第四节 边际贡献与扩展方向
第二章 全球化与货币当局政策博弈的逻辑联系
第一节 全球化在经济领域引发新问题
一、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二、全球化推动各国经济周期趋同化和贸易不平衡常态化
三、经济周期趋同化和贸易不平衡常态化导致国别问题演变为公共问题
第二节 货币当局在治理经济领域新问题时被寄予厚望
一、揭开货币当局的面纱
二、货币当局的力量源泉
第三节 外部性、国家利益导向与货币当局政策博弈
一、货币当局政策调整的外部性
二、国家利益导向与货币当局政策博弈
第四节 货币当局政策博弈的含义与发展趋势
一、货币当局政策博弈的含义
二、货币当局政策博弈的历史演变
三、货币当局政策博弈的趋势预测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全球通货膨胀背景下的货币紧缩博弈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历史与未来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及衡量标准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与影响
三、全球通货膨胀的历史及原因分析
四、全球通货膨胀的未来趋势
第二节 联合治理还是分散治理:全球通货膨胀背景下的货币紧缩方式博弈分析
一、文献综述及评论
二、基本模型设定
三、模型变量的逻辑关系
四、模型求解
五、数值模拟
六、模型结论
七、政策启示
第三节 全球通货膨胀背景下货币紧缩时机和节奏选择的动态分析:分散治理模式
一、全球通货膨胀背景下货币紧缩的“外部性”特征
二、货币紧缩调整时机的选择
三、货币紧缩调整节奏的选择
第四节 全球通货膨胀背景下主要货币当局政策操作实践
一、主要货币当局政策操作方式选择
二、主要货币当局政策操作具体描述
三、主要货币当局政策操作策略特征
四、主要货币当局政策操作成效评价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货币扩张博弈
第五章 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的汇率升值博弈
第六章 中国货币当局的现实策略选择及优化路径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