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技术应用》以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基本原则,突出工程教育。在阐述暖通空调系统基本原理与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类型建筑特点,通过实际工程设计范例,阐明各类建筑适用的暖通空调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并能反映暖通空调技术当今应用水平和发展趋势。
《暖通空调技术应用》内容深入浅出,简明实用。
《暖通空调技术应用》既可作为普通本科、高职高专院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课程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对暖通空调技术感兴趣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技术培训的参考资料及培训教材。
本书为高等院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暖通空调技术应用”课程的教材。适用于土木工程类、建筑与城市规划类、机电类与公共管理类等学科,可供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作为选修课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对暖通空调技术感兴趣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技术培训的参考资料及培训教材。
根据课程基本要求,本书在阐述了暖通空调系统基本原理与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类型建筑特点,阐明各类建筑适用的暖通空调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并能反映暖通空调技术当今应用水平和发展趋势。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使学生快速掌握暖通空调设计基本技能,熟悉典型建筑的功能特征和设计要点,培养具有严谨工作态度、真知灼见的卓越工程师,适应当今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自全国本科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于1999年4月制定了专业培养总体框架以来,本专业课程体系得到了全面调整和丰富,教材建设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学校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许多学校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增设了“暖通空调技术应用”课程,以适应社会需要。然而,这门课程的教材建设始终没能落实,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的放矢,只能按照自己的知识结构自行安排授课内容,学生也没有可用的参考教材,造成授课效果大打折扣。本教材的出版,将弥补本门课程教材的空白,从根本上提高课程的授课效果。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暖通空调基本参数与负荷、室内供暖系统、空调系统、建筑通风、暖通空调冷热源、气流分布与组织、暖通空调附属设备、典型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等。
本书由尚少文担任主编,由郭海丰、李旭林担任副主编。尚少文编写第5章、第8章、第9章,郭海丰编写第2章、第3章,李旭林编写第4章、第6章,李龙新、纪淼、毕雪、朱天然、朱晨、刘金玉编写了第1章、第7章,并参与了其他章节的统稿和校验工作。全书由沈阳建筑大学王岳人教授审定,谨向王教授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学院、教研室和同人们的大力支持,研究生也为本书的成稿做了很多辅助性工作,谨致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绪论
第1章 暖通空调基本参数与负荷
1.1 室内外计算参数
1.1.1 人体热舒适
1.1.2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1.1.3 室外计算参数
1.2 供暖热负荷
1.2.1 供暖热负荷组成
1.2.2 供暖热负荷指标
1.3 空调热负荷、冷负荷、湿负荷
1.3.1 冬季建筑的热负荷
1.3.2 空调夏季冷负荷
1.3.3 湿负荷
1.3.4 空调负荷指标
1.4 新风负荷
1.4.1 新风的作用及新风量
1.4.2 新风负荷计算
1.5 工业与民用建筑通风
1.5.1 通风的功能
1.5.2 通风量的确定
1.5.3 典型场所的通风量
第2章 室内供暖系统
2.1 热水供暖系统
2.1.1 热水供暖系统的特点
2.1.2 热水供暖系统的形式
2.1.3 分户供暖系统
2.2 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
2.2.1 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的特点
2.2.2 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的形式
2.3 蒸汽系统
2.3.1 蒸汽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
2.3.2 蒸汽系统形式
2.4 辐射供暖与辐射供冷
2.4.1 辐射供暖(供冷)的定义
2.4.2 辐射供暖与辐射供冷的特点
2.4.3 辐射供暖与辐射供冷系统
第3章 空调系统
3.1 空调系统的分类
3.1.1 按建筑环境控制功能分类
3.1.2 按承担室内热负荷、冷负荷和湿负荷的介质分类
3.1.3 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类
3.1.4 按用途分类
3.1.5 以建筑内污染物为主要控制对象分类
3.2 全空气系统
3.2.1 焓湿图及其应用
3.2.2 空气处理过程
3.2.3 定风量单风道系统
3.3 空气-水系统
3.3.1 空气-水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3.3.2 空气-水的风机盘管系统
3.4 冷剂式系统
3.4.1 冷剂式空调系统的特点
3.4.2 多联式空调机组
3.5 空调系统的选择与划分原则
3.5.1 系统形式的选择
3.5.2 系统划分的原则
第4章 建筑通风
4.1 通风系统分类
4.1.1 通风的目的
4.1.2 通风的分类
4.2 全面通风系统
4.2.1 全面送风系统
4.2.2 全面排风系统
4.3 局部通风与事故通风
4.3.1 局部通风系统
4.3.2 事故通风
4.4 自然通风原理及应用
4.4.1 自然通风基本原理
4.4.2 自然通风应用
4.5 通风房间的空气平衡和热平衡
4.5.1 空气平衡
4.5.2 热平衡
4.6 建筑火灾烟气控制
4.6.1 火灾烟气控制原则
4.6.2 自然排烟
4.6.3 机械排烟
4.6.4 加压防烟
4.6.5 建筑防排烟设计要点
第5章 暖通空调冷热源
5.1 热源形式及选择
5.1.1 热源种类
5.1.2 热源选择
5.2 冷源形式及选择
5.2.1 冷源种类
5.2.2 冷源选择
5.3 公共建筑常用冷热源组合方式
5.3.1 空调冷热源的组合方案
5.3.2 冷热源组合方案经济分析方法
5.4 热力站
5.4.1 民用热力站
5.4.2 工业热力站
5.4.3 供热首站
5.4.4 冷、热及生活热水热力站
5.5 绿色及可再生能源利用
5.5.1 太阳能利用
5.5.2 热泵技术
第6章 气流分布与组织
6.1 室内气流分布要求与评价
6.1.1 概述
6.1.2 对温度梯度的要求
6.1.3 工作区的风速
6.1.4 吹风感和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6.1.5 通风效率
6.1.6 空气龄
6.1.7 换气效率
6.2 典型的气流分布模式
6.2.1 侧送风的气流分布
6.2.2 顶送风的气流分布
6.2.3 下部送风的气流分布
6.2.4 工位送风
6.3 气流分布的设计计算
6.3.1 侧送风的计算
6.3.2 散流器送风的计算
6.3.3 条形散流器送风
6.3.4 喷口送风
第7章 暖通空调附属设备
7.1 散热器
7.1.1 散热器种类
7.1.2 散热器选择与布置
7.1.3 散热器的计算面积
7.2 风机盘管
7.2.1 风机盘管的构造、分类和特点
7.2.2 风机盘管的选择与安装要求
7.3 空气处理机组
7.3.1 空气处理机组的类型
7.3.2 空气处理机组的功能
7.4 换热器
7.4.1 换热器的种类
7.4.2 管壳式换热器
7.4.3 肋片管式换热器
7.4.4 板式换热器
7.5 送风口和回风口
7.5.1 送风口
7.5.2 回风口
7.6 局部排风罩和空气幕
7.6.1 局部排风罩类型
7.6.2 局部排风罩设计原则
7.6.3 空气幕
7.7 除尘器与过滤器
7.7.1 除尘器
7.7.2 过滤器
7.8 泵与风机
7.8.1 水泵种类与选择
7.8.2 风机种类与选择
第8章 典型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8.1 多层实验办公建筑供暖工程设计
8.1.1 建筑概况及室内外参数
8.1.2 系统设计
8.2 高层住宅建筑供暖工程设计
8.2.1 建筑概况及室内外参数
8.2.2 供暖系统设计
8.2.3 不同类型建筑室内供暖设计比较
8.3 综合性公共建筑中央空调工程设计
8.3.1 建筑概况与设计参数
8.3.2 系统设计
8.4 特殊建筑环境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医院手术部净化空调
8.4.1 建筑概况及设计参数
8.4.2 系统设计
8.5 特殊建筑环境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建筑防排烟
8.5.1 超高层建筑办公楼避难层防烟实例
8.5.2 高层建筑办公楼防排烟实例
8.5.3 多层办公中庭排烟实例
8.5.4 地下汽车库排烟实例
第9章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9.1 绿色建筑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9.1.1 绿色建筑定义
9.1.2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
9.1.3 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
9.1.4 绿色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
9.2 绿色建筑的暖通空调技术措施
9.2.1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源
9.2.2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措施
9.2.3 工业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措施
9.2.4 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节能技术
9.3 绿色建筑设计示例
9.3.1 建筑节能技术
9.3.2 室内环境控制技术
9.3.3 建筑能源系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