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2022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万国专题讲座·讲义版
定 价:63 元
丛书名:2022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万国专题讲座·讲义版
- 作者:温云云,万国深蓝法考研究中心
- 出版时间:2022/1/20
- ISBN:9787521622447
- 出 版 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D925.204
- 页码:376页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万国专题讲座·讲义版》刑事诉讼法分册由一线资深授课老师温云云严格按照法考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编写而成。对于考生而言,是法考通关最基础的学习内容。
依托于“深蓝法考”APP的大数据学习模型,结合授课老师多年丰富授课经验,本书搭建专题框架,帮助考生建立学科思维。同时,通过提炼历年司考真题及法考模拟题所涉高频考点,本书在“重要考点课程表”部分归纳总结了刑事诉讼法学科的重要核心考点;在“命题点拨”部分重点提示本专题内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点(考点)、考试所出现的高频次考查内容以及对考试内容命题趋势的预测;正文部分通过双色标注,图表讲解等形式,帮助考生理解记忆;“经典考题”版块收录近年来的司考真题及法考模拟题,随学随练。
中国法制出版社、北京万国学校联合推荐
万国学习包系列之二,主客观均适用
搭建专题框架,建立学科思维
命题点拨提示,重要考点预测
双色标注,图表讲解,强化理解
案例翔实,知识拓展,深化理解
精选经典考题,归纳总结重难点
精准学习,锚定法考通关之路
丢掉考试中40%的分数仍可能通关,貌似宽松;但实际上,过往的法考(司考)每年通过率不到20%,八成以上考生被拒之门外。高容错率、低通过率,似乎是难题太多;而在历年考题中,高难度、易丢分的题目却又屈指可数。这就是法考(司考)的奇特属性,也是被蒙蔽了接近二十年的不解之谜。这一不解之谜所造成的痛苦达到二十年多之顶峰,也加剧了考生的无所适从(刚出考场就开始在网上吐槽)。
2018年,法考在诸多方面出现了划时代的重大变化——主观题、客观题分开考,主观题开卷考,机考方式改革,内容结构调整等;2019年,考试时间提前,客观题分两批次考试;2020年,考试延期,主观题考试实现全面机考,采用电子法条形式,并出现民法学科与商法学科、民法学科与民事诉讼法学科交叉考查的新形式;2021年,考试再度延期,考生们在延期等待中苦苦坚持、又在坚持中对将会出现的变化迷茫无措。我们不禁疑问,法考还会出现哪些变革?
在迷雾中,我们已经探索了二十多年,从传统的培训,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培训。我们现在确信:以往荒唐的备考方式,是真正的、唯一的谜底。
以往备考是这样的:买上摞起来差不多一米高的书,尽早开始,在两个月内将所有学科快速学完一遍,之后无限循环,在考前达到五轮甚至六轮以上的重复。这种备考方式可称为“消耗式学习”,它需要大量时间,透支备考者的体力、精力,但是否能真正掌握知识点,却是“混沌”的。
“消耗式学习”的另一个场景,是在时间超长的名师视频课件中点播,然后像网络追剧般看完每一个视频。视频课件中“名师”带来的微妙心理暗示,给备考者营造出最舒适的备考体验。然而视频即使全部看完,考题正确率却仍旧难以提升。
“消耗式学习”的失败,在于它试图通过机械式重复学习来谋求理解上的深入,只关注知识的“强行灌输”过程,甚少关注消化与否的结果;只关注知识的“输入”,甚少关注知识的“输出”(即在记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知识“输入”时只考虑到大多数考生的共性问题,甚少涉及每个考生的个性化问题。
彻底揭开不解之谜的谜底,让备考高效的解决之道应当是:在备战法考的全过程中,能始终对考生各知识掌握情况持续测量,之后全面评估考生的掌握程度分布,从而有针对性地安排接下来的学习重点。这样的路径在考生的个体维度独立建立,便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了对自己而言效率最高且独一无二的备考过程。
万国,以此构建“深蓝法考”。
从2017年开始,深蓝法考APP开始帮助每年备考的考生们通过客观题,再通过主观题!实现了他们法考过关的梦想。“精准学习+个性化定制”的备考方式,让进入深蓝的考生们,无法再回到过去的备考模式中,深蓝把备考的一切装进考生的口袋,它是所向披靡的法考通关工具。深蓝成为那些没有非常充足时间、复习时间碎片化且亟需复习效率的在职备考人员的贴心人。
深蓝法考APP客观题备考学习阶段
进入深蓝法考APP的学习,第一步是对考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行测评,定制出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在此基础上,进入“基础学习+考前冲刺”的深蓝全程学习。学习模式包括:初阶的“学+测”;高阶的“学+测+补”。
随着学习内容及学习阶段的不断推进,深蓝及时安排考生完成与学习进度相同学科的测试卷。测试卷的作用是帮助考生查找学习薄弱环节;接下来,深蓝私教安排考生进入一对一的深蓝问诊课堂,通过课后定制的解决方案,帮助考生将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学懂、掌握。深蓝在每个学习节点上,都推出法考多学科不同主题的直播授课。进入考前冲刺,深蓝问诊课是考生高效、精准学习的强大学习工具,确保考生对高频考点的全面掌握。
“基础学习+考前冲刺”的深蓝全程学习内容,全部都在考生各自的定制计划中以动态调整的形式不断完美实现,这就是考生们在深蓝法考APP的帮助下,顺利通过的重要原因。
深蓝法考APP主观题备考学习阶段
深蓝依据历年主观题考试内容,将攻克主观题所要具备的能力,归纳为通关核心三大能力,这三大能力是:(1)对主观题具体问题的定性与判断的知识能力;(2)答案定位于法条,确定法言法语关键词的能力;(3)知识答案+法言法语关键词形成表述的能力。
三大能力的学习与训练完美地体现在深蓝“精准学习+个性化定制”的法考主观题应试学习产品之中:首先,深蓝通过课前测试对考生学习需求进行初步归因和归类;其次,通过深蓝“学练测+问诊课”,定制出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再次,将考生在深蓝题库或学练测中所展示的学习薄弱点,关联到三大能力项下,进行数据整合,以周为单位推出考生主观题三大能力学习数据报告;最后,指导考生进行精准地查漏补缺学习。
同时,深蓝主观题的人工视频批改是目前法考主观题产品中成效显著、口碑极佳的学习通关工具,它的批改效果极大提高了考生对上述三大能力的掌握效率。
深蓝清晰而精准地记录了每一位深蓝考生客观题、主观题学习的全部过程,包括学习上的进步、学习中途的停滞,以及放弃学习之后的倒退等每一个细小环节,生成每一位深蓝考生的学习数据轨迹。这些学习数据迅速提供给深蓝教研团队,帮助他们不断开发新的法考学习产品,造福更多的考生通过考试,实现梦想!
北美冰球手韦恩·格雷茨基的一句话隐喻了远见,令我受益匪浅:“我向冰球将要到达的地方滑去,而不是它曾经过的地方。”教育与技术深度结合形成了完美交集,我喜欢这个交集,也确信“深蓝法考”所做的一切已是个正确的开始。
骆勇
2021 年11 月
亲爱的朋友,欢迎你来到刑诉法的海洋中,这是一门非常有趣也很有意义的学科,因为它除了能实现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的秩序,还能保障人权,防止无辜者被错误地定罪量刑,是一门实现公平正义的学科。
时值本书出版之际,笔者就刑事诉讼法学科特点、复习技巧以及本书使用相关问题,加以说明如下:
其一,刑事诉讼法的占分比非常高,仅次于民法、刑法,客观题占比34分左右,主观题占比30分左右,而难度也是不断加深,被众多考生评为最难、最闹心的科目一门。从近几年考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单纯地背口诀,完全无用武之地,有考生形容学习和考试的差距,就像自己学的是如何在洗衣板上洗衣服,但考试考的是高空玻璃如何擦干净。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
1.刑事诉讼的内容庞杂,既涉及不同的法律法规:从大纲的要求来看,光是刑事诉讼法一门就涉及三十多部法律法规,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刑事诉讼法》、最高院的《刑诉解释》、最高检的《高检规则》、公安部的《公安规定》、《监察法》;又包括众多针对具体程序作出的规定,还涉及多个主体多个阶段,与民事诉讼不同,民事诉讼主要是当事人和法院打交道,但是刑事诉讼之公诉案件会经历以下五大流程: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理、执行,这导致考生学习时的难度增强。
2.以往的命题规律还体现出知识点的综合性增强,同时又注重考查细节知识点的特点。从综合性上而言不难发现,一道真题考查四个知识点的情况非常多见,且四个知识点往往分散于不同的章节,这就要求考生对前后考点都能做到非常熟悉,能够串联学习;而从细节点的考查而言会发现,真题单纯考法条的情形已经很少,更多的是深挖隐藏于法条背后的具体知识点,所以单纯的背诵已经不适合刑诉法的考试,而是要将重点法条读懂弄透,不可停留在学习的舒适区,很多口诀背下来却根本无法做对题,考生必须引起重视。
3.万变不离其宗,近几年的考试反映出回归基本法条的特点,重点法条的研读和记忆仍是我们备考刑诉法的不二法门,需要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将有关法律条文结合起来记忆,尽量避免知识之间的脱节,务必融会贯通,形成一张知识网。
其二,2018年《刑事诉讼法》做了大修,2019年12月《高检规则》进行了修改,2020年7月《公安规定》进行了修改,2021年1月《刑诉解释》进行了修改,因此有很多新增及变化考点,考生需要按照新法的规定进行学习。
其三,法考考试方式实行两考,要求考生先通过客观题方能参加主观题的考试。此处笔者希望各位考生放松心态,考试的方式出现细微的变更,但是题型从根本上而言并未做实质性调整,我们只需静心将法考所要考查的知识点掌握扎实,以不变应万变即可,也希望大家能全力以赴、一举通过客观题及主观题两门考试。结合近几年主观题的应试特点可知,考生必须掌握考点后学会灵活运用才能通过主观题考试。本书作为基础教材,主客观考试同时适用,从往年主观题考查来看,对材料的定性、到底属于何种证据种类等知识点的考查,以往均属于客观题爱考题型,这些在第一轮就应学习扎实。
2022,一路相随,为方便考生学习,本书配有高清视频课程,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配套视频加深对本书的理解,有问题随时在微博“法律人温云云”上面留言提问。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请牢记:成功的路上从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
希望各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顺利通过2022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开启属于自己的法律职业生涯。
温云云
2021年12月
编写说明
《万国专题讲座》是我们万国学校经过二十多年法考(司考)培训之摸索、锤炼,由我们优秀的授课老师和专业的研发中心人员共同创造出来的品牌,它已经成为国内法考培训领域中经典系列之一。
自2016年起,《万国专题讲座》引入互联网技术,打造完成“深蓝法考”学习平台,在传统图书培训环境中加入手机扫码,实现移动互联网式学习。《万国专题讲座》已经升级成为“会讲课”“会刷题”“会答疑”的全新法考学习通关模式。
《万国专题讲座·讲义版》由一线资深授课老师严格按照法考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编写而成。对于考生而言,是法考通关最基础的学习内容。本套书具有如下特点:
1.重要考点课程表
我们与授课老师反复沟通打磨,为广大考生全新呈现了“重要考点课程表”这一版块。
依托于“深蓝法考”APP的大数据学习模型,结合授课老师多年丰富授课经验,提炼历年司考真题及法考模拟题所涉高频考点,重要考点课程表归纳总结了法考学科的重要核心考点。同时,为助力考生全面系统学习,我们与授课老师一道,为重要考点课程表所涉考点配备了相应的视频(音频)课程。考生可通过扫描图书封面的二维码(一书一码),进入“深蓝法考”APP获取相关资源。
在“深蓝法考”APP上,考生可以获得个性化的定制学习:反复学习授课老师讲解的课件视频(音频)内容;就相关内容提出疑问,提交“深蓝”获取解答;在深蓝题库中刷题,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在法条库中查找法条,初步建立起学科体系。
实现高效、精准学习,这就是深蓝法考2022年学习包讲义版相较同类品种的最大差异与优势。
2.知识体系图
在每一专题里,我们根据学科特点及授课老师的教学模式,以不同形式建立知识体系图。考生在这一知识体系图中可以清晰、直观地了解各个知识点(考点)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根据授课老师的讲解,在图上标注出重点、难点和自己需要反复学习的知识点,打造一份属于考生自己的法考学习笔记。
3.命题点拨
命题点拨包括三部分内容:本专题内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点(考点)、考试所出现的高频次考查内容以及对考试内容命题趋势的预测。
在此重点提醒考生,一定要仔细审读“命题点拨”的内容。在这一部分中,授课老师针对以上内容予以说明并给出复习建议,认真读懂这部分内容能帮助考生实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4.知识点详解
此部分为本书主干,是授课老师结合学科特点对各科内容的具体讲解。考生在学习初期,应先通读该部分内容,打好基础;继而根据授课老师针对重点知识点的考查角度、详细内容的讲解阐述,透彻理解掌握相关制度规则。
本部分有如下特点:一是授课老师将教学中考生所提出的疑难问题、易混淆问题进行集中讲解,配置详细的解析,帮助考生明晰哪些是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使考生在备考中能够做到明确重点、有的放矢;二是对于易混淆的知识点,我们设置了“注意”版块,从多视角进行解析,帮助考生绕开考点陷阱;三是对于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多以图表方式呈现,为考生记忆提供便利。
按照上述思路进行体系化学习后,考生可以清楚地将专题中的重点、易混淆、要背诵的知识点(考点)内容集中总结,按照学习计划从容备考。
5.经典考题
本书所收录的“经典考题”是近年来的司考真题及法考模拟题。遴选试题的标准是考点考查频次必须是2次以上;题目严谨,不能有较大歧义,同时要尽量方便考生查询。其作用是实现同步练习的目的。对于“经典考题”,我们在书中均给出了答案与解析,考生可以仔细阅读。
在此提醒考生,一定要及时刷题,找出学习中的漏洞;同时通过做题,体会重点考点、易混淆点、难点的内容,巩固并掌握知识点。
《万国专题讲座·讲义版》与《万国专题讲座·重点法条记忆版》《万国专题讲座·题库版》《万国专题讲座·精粹背诵版》组成超强的万国学习包提供给广大考生,祝福考生们心想事成,实现法考通关目标!
万国深蓝法考研究中心
2021年12月
温云云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江苏民事诉讼法学会常任理事,江苏比较法学会理事,现任职于苏州城市学院,且担任北京盈科律师(苏州)事务所专家顾问。
万国深蓝法考研究中心,是北京万国学校内设的专门负责图书研发的部门。北京万国学校,是目前中国著名的法律教育培训基地之一。专注于法考(司考)培训二十余年,培训辐射全国。万国追求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不断创造着行业的标准。万国的系列课程、师资与图书已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作为社会办学的知名品牌,万国在国内高端法律培训市场迅速崛起,成为法考培训领域的卓越品牌。
重要考点课程表 / 1
刑事诉讼逻辑框架导学 / 3
第一编 理论编
专题一 刑事诉讼法概述 / 6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 6
第二节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 11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范畴 / 13
专题二 刑诉法的基本原则 / 20
第一节 基本原则的概念与特点 / 20
第二节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 / 21
第三节 严格遵守法律程序 / 22
第四节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 23
第五节 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 24
第六节 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 24
第七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 25
第八节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 26
第九节 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 26
第十节 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 27
专题三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 31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 31
第二节 诉讼参与人 / 34
第二编 制度编
专题四 管 辖 / 40
第一节 立案管辖 / 40
第二节 审判管辖 / 47
第三节 特殊情况的管辖 / 54
专题五 回 避 / 57
第一节 回避的理由、种类及适用人员 / 57
第二节 回避的程序 / 60
专题六 辩护与代理 / 62
第一节 辩护制度概述 / 63
第二节 我国辩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 64
第三节 刑事代理 / 81
专题七 刑事证据 / 84
第一节 刑事证据概述 / 85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种类 / 88
第三节 刑事证据的分类 / 104
第四节 刑事证据规则 / 107
第五节 刑事诉讼证明 / 119
专题八 强制措施 / 127
第一节 强制措施概述 / 128
第二节 拘 传 / 130
第三节 取保候审 / 132
第四节 监视居住 / 138
第五节 拘 留 / 143
第六节 逮 捕 / 146
第三编 程序编
专题九 附带民事诉讼 / 160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概述 / 160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 / 161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 163
第四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 / 164
专题十 期间、送达 / 167
第一节 期 间 / 167
第二节 送 达 / 169
专题十一 立 案 / 171
第一节 立案的概念、材料来源和条件 / 171
第二节 立案程序和立案监督 / 172
第三节 撤销案件 / 175
专题十二 侦 查 / 177
第一节 概 述 / 177
第二节 侦查行为 / 179
第三节 侦查终结 / 194
专题十三 审查起诉 / 199
第一节 起诉的概念 / 200
第二节 审查程序 / 201
第三节 审查结果 / 204
第四节 认罪认罚制度 / 215
专题十四 刑事审判概述 / 220
第一节 刑事审判的概念和任务 / 220
第二节 刑事审判的原则 / 222
第三节 审级制度与审判组织 / 225
专题十五 第一审程序 / 231
第一节 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 / 232
第二节 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 / 258
第三节 简易程序 / 262
第四节 速裁程序 / 265
专题十六 第二审程序 / 268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提起 / 268
第二节 二审程序的审判 / 272
第三节 查封、扣押、冻结财物及其处理 / 281
专题十七 复核程序 / 284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概述 / 284
第二节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 285
第三节 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 289
第四节 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核准程序和特殊假释 / 290
专题十八 审判监督程序 / 292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 293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 294
第三节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 302
专题十九 执 行 / 306
第一节 执行概述 / 306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 307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程序 / 313
第四节 对新罪和申诉的处理 / 323
第四编 特殊程序
专题二十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 326
第一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概述及特有原则 / 327
第二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 329
专题二十一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 335
专题二十二 缺席判决 / 339
专题二十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 343
专题二十四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 350
专题二十五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司法协助制度 / 356
第一节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 / 356
第二节 刑事司法协助 / 360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