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临床案例应用》主要收集古代经典医籍《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经典方,通过对现代临床运用频次较高的经方应用案例的搜集与整理,旨在进一步加强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典著作的学习和掌握,使伤寒与杂病理论得以升华和巩固,充分理解并掌握《伤寒论》六经辨证与《金匮要略》杂病辨证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对指导临床,启迪后学,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伤寒杂病论>临床案例应用》可供广大中医院校师生、临床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经方因疗效卓越,效如桴鼓而倍受推崇。清代医家陆九芝曾经说过: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则难,既而易。由经方而旁及后世的其他,是中医学习和入门的正道,这也是许多中医临床者深有体会的道理。学好经方,运用经方临证处理病人,组方配伍遵循“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精确辨证思维,出具的方药追求简约而力量专宏的特点,应是医者尽力追求的目标。
本书收集的经方以古代经典医籍《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经典方为主,通过对现代临床运用频次较高的经方应用案例的搜集与整理,旨在进一步加强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典著作的学习和掌握,使伤寒与杂病理论得以升华和巩固,充分理解并掌握《伤寒论》六经辨证与《金匮要略》杂病辨证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本书结合《伤寒杂病论》所论经方与疾病内容,选取历代医家病案以类方形式进行整理,共分为麻黄汤、桂枝汤、五苓散、葛根汤、栀子豉汤、四逆汤、泻心汤、小半夏汤、理中汤、承气汤等十一类经方及类方,主要阐述经方的临证要点、现代临床应用经验及使用注意等,以冀拓展经方的临床应用,为更好地服务临床奠定基础。
本书为完成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伤寒杂病论》经方应用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编号:SDYAL19145)而编写出版。
由于时间及编者能力所限,书中可能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各位同行及读者不吝赐教。
王洪海,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世中联经方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中医药学会仲景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青年自然基金1项和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专项基金1项,参与***及省级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编《伤寒论选读速查速记》、《伤寒论选读易考易错题精析与避错》、参编《伤寒论讲义》、《伤寒论经典品读》、《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等著作6部,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
第一章 麻黄汤及其类方
麻黄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小青龙加石膏汤
麻黄加术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升麻汤
射干麻黄汤
厚朴麻黄汤
越婢汤
越婢加术汤
越婢加半夏汤
第二章 桂枝汤及其类方
桂枝汤
小建中汤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汤去桂加术汤
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加黄芪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茯芩丸
桂枝生姜枳实汤
栝楼桂枝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
第三章 葛根汤及其类方
第四章 五苓散及其类方
第五章 栀子豉汤及其类方
第六章 四逆汤及其类方
第七章 泻心汤及其类方
第八章 小半夏汤及其类方
第九章 小柴胡汤及其类方
第十章 理中汤及其类方
第十一章 承气汤及其类方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