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在浩渺无垠的音乐以及教育思想中追寻音乐教育思想的主要发展轨迹,即对中外音乐教育核心价值观演变进行纲要性的梳理是华中师范大学张业茂教授专著《音乐教育思想史纲要-一中外音乐教育核心价值观的演变》的主要目的。
音乐教育价值观,是价值主体对于音乐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关系所做的价值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取向。从广义的角度,它包括了对音乐教育的物质、社会、精神等层面的看法、观念或思想,即世俗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和哲学的音乐教育价值观。狭义层面的音乐教育价值观,一般指哲学尤其是价值哲学中,价值主体对音乐教育实践中所产生的系列关系的“真、善、美”所做出的判断与选择。音乐教育核心价值观既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居于主导的对音乐教育价值的某种认识及取向或某种音乐教育价值观念,也是具有广泛影响力或认可度及意义的一种音乐教育思想。
从中外音乐教育核心价值观的演变历程来看,无论是“以乐教和”“以乐辅政”“以乐辅德”,还是“审美”“功能”“实践”“创造”“多元文化”等音乐教育价值观,作为一种具有时空性的文化思想,都曾经或正在带领音乐教育的发展,也将会继续影响未来的音乐教育。但是,从一种价值“关系”的角度,以马克思价值哲学方法来思考当下音乐教育的价值问题,将自然、人类、文化联系在一起,以此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在探寻解决人的生存危机和价值冲突的道路上,必然要求我们建构一种基于和谐文化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音乐教育体系。在此价值观的烛照下,让音乐教育融入人文社会科学、技术领域,从而改善人类文化生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怪圈,扩展人类的伦理,开拓人类的观念,向以生态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转变,真正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前行。
“历史一定要以人为中心。所谓人,并不是个别的、孤立的个人,而是生活在社会里面的人。这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换言之,历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借鉴教育史学研究学者周洪宇在《对教育史学若干基本问题的看法》一文中关于教育史研究对象“三分论”的观点,音乐教育史的研究对象也可以三分为:音乐教育思想史、音乐教育制度史与音乐教育活动史。
有研究者认为,在200余种中国音乐教育史研究文论中,学者们关注度较高的论题依次是音乐教育思想史、音乐教育制度史、音乐教育课程史、音乐教育史的比较研究、特定体裁的音乐教育史以及音乐教育史学科研究等方面。从“三分论”角度来看,音乐教育思想史研究历史久远,成果丰硕;音乐教育制度史研究崭露头角;音乐教育活动史研究借助口述史的勃兴正呈蓬勃之势。
国外对于音乐教育史的研究,“至2000年以来,有数以千计的有关音乐教育史方面的论文及著作问世……在我国,1990年以后,才开始有一定数量的介绍国外音乐教育的文献出现”。针对中国音乐教育史的专门研究,20世纪90年代才刚刚起步。陈其伟等的专著《中国音乐教育史略》(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为其主要标志。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中国音乐教育史的通史类著作,集结了武汉音乐学院师范部教师的集体智慧,由童忠良教授亲自领导,史新民教授、周振锡教授直接关怀,以陈其伟为课题负责人,周世波、郜定锋、谭勇为课题组成员。经过几年努力,两代人的关心,终于完成了这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学术专著,成为中国音乐教育史学科走向定型化、体系化研究的新起点。
张业茂,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在武汉音乐学院获学士、硕士学位,在华中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国际音乐教育协会ISME会员,全国音乐教育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美育研究会理事。近年来,主持“西方视唱练耳在中国的接受与认同机制研究”“走向和谐:音乐教育的价值追寻”“城市社区音乐文化与和谐社区建设研究”“中外音乐教育核心价值观的演变研究”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武汉音乐学院学报》《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四川音乐学院学报》《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教育研究与实验》《艺术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双核”“双链”“双色”——丁善德(托卡塔曲)(喜报)民族风格的探索》《音乐教育价值的“三重关系”及内在一致性》《音乐教育的人性假设》等多篇论文在省部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出版《音乐教育价值论》《城市社区音乐文化与教育研究》《国际化与信息化:学校音乐教育的应对》等专著、编著、教材多部。先后承担研究生“音乐教育原理”“音乐课程与教学论”“音乐教育管理与评价”“音乐教育简史”“高级视唱”“音乐课件制作”等课程教学。
自序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核心价值观的演变
第一节 中国音乐教育核心价值观演变历程概述
第二节 中国古代两种“以乐教和”价值观的形成
一、基于伦理道德的“以乐教和”价值观
二、基于“人性”的“以乐教和”价值观
第三节 “成己”与“成物”:“以乐教和”价值观解读
一、“以乐教和”价值观的文化内涵
二、“以乐教和”中的主体意识
第二章 中国近代音乐教育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 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价值观转型的背景
一、爱国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兴盛
二、西方音乐教育价值观的传播
三、“新音乐”人才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价值观转型的标志
一、音乐文化从“新学与旧学”之争走向互融
二、“西乐”体系的建立
三、从“以乐教和”到“以乐教美”
第三节 “以乐教美”价值观
一、“四育并举”:“以乐教美”价值观的确立
二“以美辅德”与“寓德于美”:“以乐教美”的发展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音乐教育价值观
一、无产阶级音乐教育价值观的确立
二、其他音乐教育价值观
……
第三章 中国现当代音乐教育核心价值观
第四章 古代西方音乐教育核心价值观
第五章 近现代西方音乐教育核心价值观
第六章 当代音乐教育核心价值观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