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采用项目任务的形式展开相关知识的讲解,以适应职业院校项目式教学的需求。书中主要介绍了承载网设备部署的相关技术,主要内容包含PTN设备部署与应用、OTN设备部署与应用、路由器设备部署与应用、承载网与无线网及核心网的对接和调试、承载网综合部署与应用等五个项目,每个项目再细分为不同的任务。
书中每个项目的编写采用先提出任务,再通过IUV_Pre 5G仿真软件完成实践的方式,既便于教师课堂讲授演示,又适合学生对照项目进行上机操作学习。对于初学者而言,这种方式非常有效。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通信类专业教学用书,也适合从事承载网规划设计、网络建设、调测维护等工程项目的技术人员阅读。
本书采用项目式编排内容,每个项目的编写先提出问题,再通过仿真软件完成实践,利于学生对照进行实操学习,适合高职高专通信类学生作为教材使用。
信息的传递离不开信息传送的通道——承载网。承载网是各运营商构建的一张专网,用于承载各种语音和数据业务,通常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全IP已成为运营商网络和业务的转型方向,承载网也向着高可靠性、有QoS保证、可运营、可管理的融合多业务的IP网络演进,PTN+OTN是其主要技术保证。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高校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更新。本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编写的。
本书打破了传统的按照知识结构体系规划教材内容的编写方式,以承载网建设和维护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对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了分析,按照职业技能要求设计全书内容。
承载网融合了SDH/MSTP、PTN、IPRAN和WDM/OTN等多种传输技术,逻辑上可以分为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三个层次。本书立足于我国承载网的实际应用,在汇聚层主要采用OTN+PTN技术,在接入层主要采用PTN技术,设计了PTN设备部署与应用、OTN设备部署与应用、路由器设备部署与应用、承载网与无线网及核心网的对接和调试、承载网综合部署与应用等五个项目。
本书每个项目由多个任务组成,每个任务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操作练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希望学生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提高学习兴趣。本书按照承载网的分层由下而上设计任务,完成承载网设备的部署,任务安排由简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本书的主要特点如下:
(1) 新体系。本书的编写结合通信行业相关岗位对承载网设备应用及维护工作的职业需求,构建了5个项目22个任务。
(2) 新技术。本书选材紧跟承载网的最新技术,实用性强。
(3) 易操作。为了方便教师教学,学生自学,每个任务开始有任务描述和相关知识介绍,在每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在每个任务结尾处有对任务完成过程的总结,这些都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方便学生掌握相关内容。
(4) 可拓展。每个任务完成后,都有针对本任务的拓展任务,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展知识面。
谭传武、李燕担任本书主编,刘红梅、陈苗苗担任副主编。书中项目一至三由谭传武编写,项目四、五由李燕编写,全书由谭传武统稿。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陈善俊、姚晓庆、曹雄、侯旺提出了宝贵意见,深圳市IUV科技有限公司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及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编 者
2021年8月
绪论 1
项目一 PTN 设备部署与应用 7
任务1 PTN实现站点对接 7
任务2 PTN的VLAN技术 15
任务3 PTN的静态路由配置 22
任务4 PTN的OSPF路由配置 33
项目二 OTN 设备部署与应用 40
任务1 OTN设备原理及单板安装 40
任务2 OTN实现站点间的设备通信 46
任务3 OTN的穿透技术应用 53
任务4 OTN的电交叉技术应用 58
任务5 OTN的综合应用 66
项目三 路由器设备部署与应用 74
任务1 路由器实现站点间的设备通信 74
任务2 路由器间的静态路由及OSPF路由配置 79
任务3 路由器实现单臂路由 90
项目四 承载网与无线网及核心网的对接和调试 99
任务1 万绿市承载网与无线网的对接和调试 99
任务2 中心机房PTN与核心网交换机对接 103
任务3 中心机房路由器与核心网交换机对接 107
任务4 核心机房交换机与网元之间的VLAN对接 110
任务5 中心机房路由器的单臂路由实现对接 116
任务6 中心机房PTN的VLAN通信实现对接 123
项目五 承载网综合部署与应用 130
任务1 万绿市承载网部署与调试 130
任务2 千湖市承载网部署与调试 134
任务3 百山市承载网部署与调试 139
任务4 三市承载网综合部署与调试 142
参考文献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