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野生兰科植物鉴别手册(精)/贵州省野生植物保护研究丛书
定 价:98 元
丛书名:贵州省野生植物保护研究丛书
- 作者:陈东升,朱惊毅,范云美编
- 出版时间:2019/12/1
- ISBN:9787553208411
- 出 版 社:贵州科技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S682.31-62
- 页码:333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32开
《贵州野生兰科植物鉴别手册(精)/贵州省野生植物保护研究丛书》图文并茂,强调实用性和便携性。一是对兰科植物形态特征及名词术语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配了插图[书中已注明的插图直接引自《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FOC),未标注的插图由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专业人员仿自这两本著作],方便读者阅读理解;二是收集了照片462幅、配置植物科学画63幅,确保每个物种都有植株或花序图片,用简洁文字介绍了各物种的主要鉴别特征、生境、分布地、花期等,以便快速识别物种;三是统计了目前全省、各市(州)及县(市、区、特区)的已知兰科植物种类,标注了每个物种的资料出处和数据来源,方便对照查询全省各地资源分布;四是该书兰科植物属的排序采用《中国植物志》(第17-19卷)中的分类系统,物种识别则采用平行检索表加识别要点的方式进行,做到了科学规范;五是集中统一注明了所有兰科植物照片提供者姓名;六是提供了全书兰科植物物种中文名称、拉丁学名索引,便于读者快速检索。
兰科(Orchidaceae)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科之一,在单子叶植物中位居首位。据估计,全世界有兰科植物800多属27 500余种,广泛分布于除南北两极和极端干旱沙漠地区以外的各种陆地生态系统中,尤以热带地区分布居多。我国分布有兰科植物190属1600种,是兰科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域之一。贵州省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喀斯特发育典型,加上水热条件好,生境异质化程度高,蕴藏着丰富的兰科植物资源。截至2018年12月底,全省已发现野生兰科植物83属340种。
兰科植物通常被称为“兰花”或“兰草”,其形态独特,艳丽多姿,深受世人喜爱。我国兰花栽培历史悠久,兰花与菖蒲、菊花、水仙并称“花草四雅”,以“王者之香”统领群芳。人们养兰、赏兰,以兰寓情,以兰会友。兰之芬芳浸润着人们的生活。贵州人对兰花情有独钟,贵州省会贵阳市把兰花确定为市花。
兰科植物不仅观赏价值高,很多种类还具有重要药用价值,是珍贵的中药材。由于其形态结构、生活史、生境、繁殖策略等具有多样性,因此,研究价值极高,一直是植物学家、园艺学家和生态学家心目中的明星植物,也是生物多样性与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的旗舰类群,吸引了众多学者进行探究。
长期以来,野生兰科植物受到人为影响非常严重,非法贸易、过度采挖与生境破坏等诸多因素致使其数量日益减少,其生存繁衍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很多兰科植物已被列为世界性濒危物种,被喻为“植物大熊猫”。野生兰科植物已成为我国被子植物中已灭绝和受威胁数量最多的物种之一。目前,有5种兰科植物在我国灭绝,占我国被子植物灭绝总数的12.5%;有653种受威胁,占我国被子植物受威胁总数的19.42%。因此,对野生兰科植物的保护迫在眉睫。
鉴于国际贸易对野生兰科植物已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威胁,为确保永续利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把全世界所有野生兰科植物列入附录加以保护。其中,列入附录Ⅰ的物种明确禁止国际交易。2001年,国家林业局启动实施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将野生兰科植物列为15个优先保护的物种之一。通过划建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等措施,对野生兰科植物及其生境实施保护。同时,采取政策扶持等手段,引导、鼓励兰科植物人工繁育,推进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促进由野生资源利用为主向利用人工繁育资源为主的战略性转变。2005年国家林业局在深圳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在兰科植物迁地保护、种质基因资源保存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进一步摸清兰科植物在我国野外分布与受威胁状况,2019年4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启动了全国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专项补充调查,率先在贵州、云南、四川、广西、海南5个省(区)组织开展调查。同年,生态环境部亦启动了全国兜兰属、杓兰属、金线兰属等兰科植物重点物种现状与保护成效的调查和评估。贵州省一直很重视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保护工作,早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贵州省林业厅组织完成了第一次全省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并于2001年组织编写了《贵州兰花》。2012年至今,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织开展了白花兜兰野外监测、扩繁和野外回归。2013年,贵阳市组织完成了全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建立了资源档案,并出版了《贵阳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2019年5月,贵州省林业局组织开展了全省野生兰科植物调查培训,正式启动了全省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调查。2019年12月,启动了贵州兰科植物迁地保育工作,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组织开展了贵州兰科植物保育中心建设。
众所周知,兰科植物具有地生型、附生型和腐生型等多种生活型,种类复杂,形态多变,物种识别难度大,而物种鉴定是野生兰科植物保护管理者、兰科植物研究者、兰花爱好者等面临的一大难题。鉴于此,贵州省林业局组织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贵州大学林学院共同编撰了《贵州野生兰科植物鉴别手册》一书。本书图文并茂,强调实用性和便携性。一是对兰科植物形态特征及名词术语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配了插图[本书中已注明的插图直接引自《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FOC),未标注的插图由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专业人员仿自这两本著作],方便读者阅读理解;二是收集了照片462幅、配置植物科学画63幅,确保每个物种都有植株或花序图片,用简洁文字介绍了各物种的主要鉴别特征、生境、分布地、花期等,以便快速识别物种;三是统计了目前全省、各市(州)及县(市、区、特区)的已知兰科植物种类,标注了每个物种的资料出处和数据来源,方便对照查询全省各地资源分布;四是本书兰科植物属的排序采用《中国植物志》(第17—19卷)中的分类系统,物种识别则采用平行检索表加识别要点的方式进行,做到了科学规范;五是集中统一注明了所有兰科植物照片提供者姓名;六是提供了全书兰科植物物种中文名称、拉丁学名索引,便于读者快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