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传媒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媒介融合脚步的加剧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针对传媒业知识型员工的有效管理日益成为传媒企业整体实力和品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中国传媒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幸福感研究》以中国传媒业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基于工作幸福感如何提升创新绩效的命题假设为前提,从个体及组织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视角,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量文献梳理和实证调研,对传媒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幸福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中国传媒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幸福感研究》可供相关领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参考,对此领域感兴趣的读者也值得阅读。
快乐的员工是否是幸福的员工?幸福的员工是否会有更好的创新表现?近年来,伴随根植于西方文化情境的工作幸福感的深入研究,工作幸福感这一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变量日益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认同与跨学科研究。但囿于文化情景的差别、产业研究的迥异,工作幸福感在东方文化情境的适用性仍缺乏深入的分析,特别是结合中国社会文化情境探讨其在传媒业中的作用、价值与贡献等便更具突破价值与时代意义。
石妹莉作为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也是少有的具有跨学科研究背景的研究者,最初我对她能否顺利毕业是担心的,但她用自己的勤勉、执着与聪慧逐渐让我放心下来。在博士求学期间她从员工研究开始入手,将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点与传媒行业的特征相结合,持续关注传媒业知识型员工的特质、现状及前沿动态,最终落在了员工创新绩效这一重要且核心的管理学研究命题上。她的专著《中国传媒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幸福感研究》是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为她的导师,看到该书的面世,我非常高兴。
依我看,本书有两方面的创新尤为突出:一是通过对传媒业知识型员工概念的界定,扩充了对知识型员工的研究领域。伴随媒体融合的逐步深入与传媒业知识型员工共性的逐步凸显,全新概念的界定有益于推动该命题研究进一步深化。二是构建起基于组织承诺为中介变量的工作幸福感对员工创新绩效的作用模型,充分考虑到职场氛围及组织特性的员工心理诉求的中介影响作用。
打开了工作幸福感与创新绩效之间黑箱的一角,深化工作幸福感理论研究的同时,拓展了其在传媒等领域的实践指导价值。
石姝莉博士具有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开拓的钻研精神、深厚的研究功底,其学术能力与研究视野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提升与扩展。作为一名极具潜力的学者,跨学科探索是研究所急需的但也尤为艰难,希望石姝莉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持续努力、锲而不舍,将该研究主题不断完善并深化。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和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目标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传媒业知识型员工相关研究
第二节 工作幸福感相关研究
第三节 组织承诺相关研究
第四节 创新绩效相关研究
第五节 工作幸福感与创新绩效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自我决定理论
第二节 幸福感理论
第三节 社会交换理论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变量和测量
第二节 研究假设
第三节 理论模型的构建
第五章 问卷设计与小样本测试
第一节 问卷设计
第二节 确定测量量表
第三节 前测性访谈
第四节 试调查
第五节 小样本测试
第六章 大范围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第一节 大范围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节 信度分析
第四节 因子分析
第五节 相关分析
第六节 回归分析
第七节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管理启示与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预调查问卷
附录2 正式调查问卷
附录3 调查问卷网页版、手机版示意图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