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座古城,若自燕国都城算起,至今已逾三千年了。三千多年来,北京城处处留下了人文古迹,与之相匹配的自然古迹也随处可见,最亲人的当属北京城的古树了。北京城的古树在各大公园、古迹中是一道风景,没有古树的园林会缺少厚重感;在北京许多鲜为人知的地方,还保留着生机勃勃的古树,年龄最长者甚至比北京建城的历史还长。密云新城子镇的一棵古侧柏,有三千五百岁的高龄,需要九个人展臂合围才能将其抱拢,又因其树有十八个大枝舒展成荫,故有九搂十八杈之美誉。这棵古柏见证了北京的变迁与成长,成为北京古树文化魁首。植物与动物是陪伴人类生活的两大类生物,我们通常对动物了解得多,对植物的了解要少一些。大部分人只对松、柏、杨、柳、榆、槐等常见树种熟识,对其他树种的认知明显吃力,但这不妨碍我们热爱树木,继而热爱这所城市。北京的古树品种多样,除去九搂十八杈,有三千年的青檀,有两千年的国槐,有一千八百年的银杏,有一千三百年的蜡梅,有一千年的白皮松,有八百年的酸枣,有七百年的圆柏,有六百年的榆树,有四百年的楸树,有三百年的紫藤,有二百年的玉兰……丰富的树种让北京的四季绚丽多彩,也让北京的古老焕发青春。一座城市的构成,在人之外,无非是人文建筑与自然景观,自然景观又以河流地形与植被最易触及。尤其是树,虽可自然生长,亦能人工栽培,在北京古都风貌中,许多名贵之木都是当年按主人意愿栽种的,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一本难得的北京古树谱,即便是老北京人,也未必都见过这些树。把这些古树佳木结集出版,幕后有大量的人辛勤付出,拍摄、鉴定、撰文、编辑,使其图文并茂,赏心悦目。我身为北京人,愿意捧着这本书,从九搂十八杈开始,按图索骥,追寻棵棵古树;让自己从商周开始,历秦汉三国两晋隋唐辽宋金元明清乃至民国,拜见那些与时代吻合又充满故事的古树,聆听空谷足音,捕捉古树灵魂。感谢为保护古树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人们,感谢你们同心勠力,玉成此书。生命有灵,古树尽知。是为序。马未都 壬寅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