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20 年初,一场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世界经济社会造成了重大影响,疫情至今也没有完全消退。其实,自人类诞生以来,各种疫情不断发生,从来就没有消停过。与人类朝夕相处的动植物也有各种各样的疫病,其直接危害和潜在危害绝不亚于新冠肺炎。
2020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称,新冠病毒(SARSCoV-2)的出现不足为奇,事实上,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类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人兽共患病的数量猛增。
人兽共患病在人类疾病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分类的近1 500 种人类疾病中,超过60% 属于人兽共患病,而且这一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正不断提高。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200 余种动物传染病中,有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另有100 种以上的寄生虫病也可以感染人类。已知在中国存在并流行的人兽共患病约有90 种。
每年大约有200 万人死于被忽视的人兽共患病,多数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疫情的魔爪也伸至发展中国家的牲畜种群,导致大批牲畜生病、死亡、生产力受损,造成数亿小规模农户被拖入极度贫困的深渊。仅在过去的20 年中,人兽共患病已造成超过1 0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如果将2020 年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损失计算在内,预计相关损失在未来几年将达到9 万亿美元。
新发和再现的人兽共患病数量正在以指数级增长。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刚果民主共和国共暴发了11 次埃博拉病毒疫情,但其中6 次发生在过去10 年中。新发冠状病毒感染也越来越频繁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到中东呼吸综合征,再到现在的新冠肺炎。虽然并非所有的人兽共患病都会发展为大流行病,但大多数大流行病都是由人兽共患病引起的。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已经建立了三方合作机制,以帮助各国实施同一个健康策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加入将进一步强化这一治理机制。我们需要实施完整且有效的同一个健康策略,才能预防人兽共患病的出现和传播,并降低其对社会的危害,但这远远超出了健康和环境保护主义的范畴。
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和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动植物疫病也快速在全球传播,给人类社会发展埋下隐患,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除了给人类带来重大威胁的人兽共患病以外,我国的法定检疫对象还包括动物寄生虫和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为此,本书在人兽共患病的基础上,采用大疫病的思路,将寄生虫,植物病虫、杂草等列入检疫目录的有害生物一起向公众进行科普。尤其是植物病虫、杂草等,虽然它们不会传染给人类疾病,但也可以看作疫的一种,因为它们通过生态环境影响着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安全,其潜在危害不亚于人兽共患病。
科普是提高人类对动植物疫病免疫力的最好疫苗!本书以动植物疫病为主线,兼顾病虫、杂草等,用大科普方式向公众科普相关科学知识,旨在提高公众预防动植物疫病的意识,为人类筑起经济社会安全发展的防火墙。
蒋建科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荣获中国新闻奖等各类奖项100 余个。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先进个人等。2007 年12 月被世界银行及其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授予杰出记者奖,这是中国记者首次获得该项国际新闻大奖。
著有《颠覆性农业科技》《多功能农业漫话》《农业新闻学》《论农业本质》等畅销书。
曲晨阳
2010 年生,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在学校成绩优异,先后两次被评为海淀区三好学生。从小热爱美术,学习国画。其美术作品先后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美院杯全国少儿书画大展赛,我的中国梦全国青少年美术书法作品大赛等,多次获得金奖。本书所有插画均为曲晨阳个人作品。
喜欢文学写作,曾在《青年文学家》等杂志发表古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