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从大学语文的性质、特点、功能、目标、现状与反思等方面,对大学语文及大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概述;从文化的概念、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等方面,探究了大学语文教学中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性的三个维度;并站在大数据时代的视角,探索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主体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高艳,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讲师,双师型教师,担任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的教学10余年。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资源库建设多项,主持参与省级课题研究项目5项,校级课题3项,副主编《大学语文》教材1部,公开发表论文8篇,出版著作1项。
第一章 大学语文与大学语文教学概述
第一节 大学语文的性质、特点与任务
第二节 大学语文的主要功能与教学目标
第三节 大学语文教学的原则与艺术
第四节 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第一节 文化的概念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成及特征
第三节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第三章 大学语文教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性的把握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
第三节 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影响因素与现状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法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性质与方法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第六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特征与方法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第七章 大数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第一节 大数据时代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主体研究
第二节 大数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