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诗人包括《玫瑰花香》《最后的秋日》《黑白电影》《商业时代的三画像》等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品在内的近百首诗歌, 并另有新增诗人近年来创作的优秀作品, 基本反映出诗人创作的整体样貌。诗人的语言倾向于口语化, 形成了一种形式、语言、感情、思想融洽和谐的存在关系, 对生活的刻画非常真切, 但又饱含一种震撼的惊人的观察力和思考性。孙文波的长诗写作也是其一大特色, 诗集收录的《新山水诗》《长途汽车上的笔记之一》等, 展现出诗人非凡的诗歌技艺和深入的观察思考。
孙文波(1956— ),195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1985年开始诗歌写作。作品收入《中国二十世纪新诗大典》《百年诗选》等多种选本。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荷兰语、瑞典语。曾参与主编《中国诗歌评论》《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主编《当代诗》。已出版诗集《地图上的旅行》《给小蓓的俪歌》《孙文波的诗》《与无关有关》《新山水诗》《马峦山望》《洞背夜宴》《长途汽车上的笔记》《洞背集成》,文论集《在相对性中写作》《洞背笔记》。
第一部分
铁路新村003
回旋007
信011
1626年吴人书013
玫瑰花香016
满足019
慌里慌张024
风吹刮条纹雨布屋顶026
当门前的道路泥泞027
最后的秋日028
八年后029
博尔赫斯和我031
我爱何尔木033
幸福(为儿子而作)037
躲雨039
口腔医院041
在傍晚落日的红色光辉中043
枯燥045
走进母亲居住的……048
戏剧笔记052
城市·城市056
在路上(为冷霜而作)058
他削尖了脑袋……061
醉酒(为宋炜而作)064
母语067
北京大学070
黑白电影072
旧友075
星期天上午与傅维东拉西扯聊天078
在电车上想到埃兹拉·庞德080
成都082
第二产院084
SUN FALIN(1904—1928)086
外祖母088
姑姑的风湿痛093
扫帚星095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三日夜晚走在
从兴寿镇到上苑村的路上099
上苑短歌集103
上苑短歌集补遗108
商业时代的三画像113
与邻居陈建国聊天116
七个断章120
在家里,在外面……124
奔跑128
迁移129
美人130
在梦中见到祖父131
病中132
短诗集135
垃圾137
遗传学研究138
清明节139
在山楂林中140
圣诞抒怀141
这只鸟(一首四种写法的诗)143
辛卯年海南变体诗147
大岭古抒怀149
蝴蝶效应151
论自然153
等于是艳诗155
论传统157
与介词、蛋蛋登大岭古后作161
奢侈诗163
论蓝诗165
永无止境167
哀诗169
第二部分
散步(给肖开愚)173
地图上的旅行180
聊天187
骑车穿过市区195
在西安的士兵生涯200
搬家204
梦中吟211
脸谱218
向后退225
鼠年诗稿237
节目单243
一个中年男人的艳遇248
南樱桃园纪事(为臧棣而作)253
给小蓓的骊歌258
假面舞会265
临夏纪事271
夏天的热浪277
续节目单287
戏谑(片断)292
戏谑·再戏谑一次297
研究报告302
献媚者之歌310
在无名小镇上318
旅行纪事324
句法练习330
十二圣咏343
祖国之书,或其他350
新山水诗358
长途汽车上的笔记之一364
灵隐笔记375
二十一楼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