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加,物流业运行波动性加大。各地各有关部门以及商贸物流协会、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支撑、优化制度环境,推动商贸物流实现平稳增长,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在三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商贸物流发挥了突出的物资保供作用。各地方更加注重商贸物流的应急保供功能,建立健全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提高应急保供能力。应急保供企业“主力军”继续壮大,商贸物流体系平急转换更加高效。商贸物流触角继续向末端延伸,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更加完善,贯通城乡的商贸物流应急保供体系将初步建成。年, 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是“十四五” 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也是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后的第一年。我国现代物流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中国式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必将抓住新的机遇, 迈开新步伐, 展现新作为。
2022 年,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散发多发,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加,物流业运行波动性加大。各地各有关部门以及商贸物流协会、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支撑、优化制度环境,推动商贸物流实现平稳增长,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一、2022 年我国商贸物流发展回顾
(一)宏观经济大盘总体稳定,商贸物流运行展现韧性
1. 物流运行保持恢复态势
2022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实现347.6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4%。社会物流总费用17.8 万亿元,同比增长4.4%。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率为14.7%,比上年提高0.1 个百分点。物流业总收入为12.7 万亿元,同比增长4.7%。社会物流结构持续优化,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凸显。工业品物流总额309.2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6%;农产品物流总额5.3 万亿元,增长4.1%;再生资源物流总额3.1 万亿元,增长18.5%;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12.0 万亿元,增长3.4%;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8.1 万亿元,下降4.6%。
2. 商贸物流需求略微增长
2022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3.97 万亿元,同比下降0.2%,但全国商贸物流总额达120 万亿元,小幅增长0.2%。传统线下商贸物流总额小幅下滑,线上商贸物流等新型物流模式发展较快,商贸物流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批发零售物流总额89.1 万亿元,同比下降0.2%;线上零售物流总额11.9 万亿元,同比增长10.7%;线上餐饮物流总额0.9 万亿元,同比增长23.4%。线上零售和线上餐饮物流合计占商贸物流总额的10.7%,比疫情前的2019 年提高1.5 个百分点。
3. 商贸物流网络持续完善
2022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25 个国家物流枢纽纳入年度建设名单,年内公布了第二批24 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该名单已达41 个;改造12 家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增农产品冷库库容1080 万吨;建设各类县级物流和寄递配送中心1500 个,乡镇快递和邮件处理站点7600 个,95% 的行政村实现快递直达。城乡商贸物流网络与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及物流枢纽衔接更加紧密。
4. 商贸物流效率保持稳定
2022 年,商贸物流需求受疫情散发等因素影响波动性增大,作为商贸流通主渠道的批发零售物流供需两端承压。但得益于政策支持、供应链协同整合和精细化管理等,商贸物流运行效率总体保持稳定。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2022 年重点批发零售企业平均物流费用率较上年提高0.1 个百分点,增幅与全行业情况一致。
5. 保通保畅保供成效显著
商务部加强市场运行监测预警,建立联保联供机制,协调疫情较重地区主要保供商贸企业与周边省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产销对接关系,根据需要及时组织跨区域调运;指导地方完善应急保供预案,推动兜底民生保障的商业网点和物流配送站点应开尽开,保供人员应出尽出,保障末端配送顺畅到位。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指导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园区等,全力保障医疗防控物资、政府储备物资和农业、能源、原材料等重要生产物资中转、分拨和运输畅通。交通运输部出台“即采即走即追”+ 闭环管理、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货车司机和重点企业“白名单”等政策举措,全力保障交通物流畅通有序运行,保障各类物资有序中转调运。
(二)重点领域加快转型升级,商贸物流供给质量提升
1. 批发零售物流展现新活力
相关企业加快布局前置仓、仓储会员店等,传统商超物流向仓配一体转型。集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社区便利店发展迅速,社区商业物流需求持续扩大。即时配送成为电商物流新增长点,用户规模和订单数量保持快速增长,配送商品品类不断扩展。
2. 餐饮、住宿物流寻求新突破
2022 年,全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总体萎缩,食材流通市场规模为8.1万亿元,同比下降3.2%。半成品、预制菜等食材加工市场快速发展,预制菜和外卖物流需求增加,为餐饮物流复苏注入新动力。酒店等住宿行业充分整合供应链资源,实现订单需求、集中采购、保供运输、库存盘点等全链路过程管理,供应链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明显提升。
3. 进出口物流量质得到新提升
2022 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2.1 万亿元,同比增长7.7%。国际航运市场增速放缓,运价向常态回归。中欧班列高效运行,开行数量和发送量取得双增长。航空物流稳步复苏,航空货运成本回归正常。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11 万亿元,同比增长9.8%。海外仓建设扎实推进,我国企业建设运营海外仓超过2400个,总面积超过2500万平方米。贸易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提高,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更短,进出口环节费用更低。
4. 冷链物流补短板取得新成果
2022 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需求达3.2 亿吨,同比增长6.6%。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到4916 亿元,同比增长7.2%。我国公共型冷库总容量达2.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7%;冷藏车市场保有量38 万辆,同比增长11.4%。冷链企业加速从多、小、散、乱向规模化、集中化方向发展,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显著提升。
5. 农产品物流总额实现新增长
随着农产品消费升级和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量平稳增长,流通效率有效提高,农产品物流需求潜力进一步释放。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2022 年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达5.3 万亿元,同比增长4.1%。
6. 物流技术标准激发新动能
信息平台、智能标签、数字载具、自动导引车、自动码垛机、智能分拣、感应货架等系统和设备应用更加普遍。智慧仓库、绿色仓库建设改造稳步推进,无人配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智能末端配送设施布局更加完善。2022 年,全国建设改造智能立体仓库和绿色仓库面积分别约4000 万平方米和1000 万平方米。全社会1.2 米×1.0 米尺寸标准托盘保有量超6 亿片。存量托盘标准化率达到35.0%。标准托盘租赁市场规模达到3750 万片,同比增长10.3%。
二、2023 年我国商贸物流展望
展望2023 年,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继续增强,商贸物流需求有望恢复性回升,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将迈出坚实步伐。一是商贸物流需求规模有望回升。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重点行业稳增长政策逐步出台,“消费提振年”等促消费系列活动有序开展,我国经济运行将总体回升,预计居民消费和进出口物流需求将出现较快复苏势头。二是商贸物流向供应链物流转变。商贸物流深度嵌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商贸服务业和进出口贸易,传统商贸物流企业加快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变,商贸物流服务产业链供应链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三是商贸物流应急保供作用更加凸显。在三年疫情防控期间,商贸物流发挥了突出的物资保供作用。各地方、各企业将更加注重商贸物流的应急保供功能,建立健全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提高应急保供能力。
四是商贸物流技术加快推广应用。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商贸物流领域的应用场景更为广泛,数字经济与商贸物流行业结合得更加紧密,智能分拣、立体仓库、智慧物流等设施设备的使用率更高。五是商贸物流业态模式创新发展。“直播电商+快递物流”“即时零售+即时配送”“仓储会员店+ 仓配一体”等新模式将不断涌现,业务规模将持续扩大。六是商贸物流绿色低碳深入推进。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绿色配送逐渐成为行业共识,节能环保类物流设施、新能源配送货车等的接受面
将更广。七是商贸物流国际化迈出坚实步伐。“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更加彰显,跨境电商和海外仓蓬勃发展,商贸物流骨干企业加速在全球布局,并积极参与国际物流规则标准制定,商贸物流领域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水平不断提升,商贸物流国际化将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China Langfan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Fair)自2000年起于每年的5月18日在廊坊市举办,2010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为商务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济贸易洽谈会。宣传推介河北发展机遇、投资环境、招商项目,着力吸引国际投资、拓展对外贸易、提升开放水平,打造国内更具影响力的常态化投资促进与贸易合作交流平台。
中国物流学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性物流学术研究社团组织。其前身是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物资经济学会和中国物流研究会。学会在物流学术理论研究、政策咨询建议、案例总结推广、人才教育培训、专家团队建设、新闻出版和对外交流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能,已形成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服务项目,如“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以及《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等定期出版物,按年度审核新增产学研基地、新聘特约研究员。
目 录
第一部分 总体发展情况……………………………………… 1
一、社会物流运行总体平稳……………………………… 3
二、商贸物流需求略微增长……………………………… 4
三、商贸物流网络持续完善……………………………… 5
四、商贸物流效率保持稳定……………………………… 5
五、保通保畅保供成效显著……………………………… 6
第二部分 重点领域发展情况………………………………… 7
一、批发零售物流展现新活力…………………………… 9
二、餐饮、住宿物流寻求新突破………………………… 13
三、进出口物流量质得到新提升………………………… 14
四、冷链物流补短板取得新成果………………………… 17
五、农产品物流总额实现新增长………………………… 19
六、商贸物流技术标准激发新动能……………………… 20
第三部分 2023年展望… ……………………………………… 23
一、商贸物流需求规模有望回升………………………… 25
二、商贸物流向供应链物流转变………………………… 25
三、商贸物流应急保供作用更加凸显…………………… 26
四、商贸物流技术加快推广应用………………………… 26
五、商贸物流业态模式创新发展………………………… 26
六、商贸物流绿色低碳深入推进………………………… 27
七、商贸物流国际化迈出坚实步伐……………………… 27
附件1 商贸物流重点联系企业发展报告……………………… 28
一、商贸企业发展情况…………………………………… 28
二、物流企业发展情况…………………………………… 33
三、企业安全建设情况…………………………………… 39
四、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40
五、企业政策建议情况…………………………………… 41
附件2 商贸物流重点联系企业名录…………………………… 42
随着农产品消费升级和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物流需求潜力进一步释放,农产品物流规模持续扩大。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2022年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达5.3万亿元,同比增长4.1%。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交易和物流周转的重要枢纽,市场交易额平稳增长,市场集中度和流通效率进一步提升。据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测算,2022 年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量为9.85 亿吨,同比下降1.6%,交易额为6.09 万亿元,同比增长1.8%。农贸市场是生鲜农产品零售主渠道,流通比例约占70%,其余通过超市、社区菜店和零售摊点等销售。目前,全国共有农贸市场近4 万家,主要经销蔬菜、水果、肉类和水产等品类。农产品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农产品线上销售成为传统流通渠道的重要补充,有力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商务大数据监测,2022 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5313.8 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较2021 年提升6.4 个百分点。